特级教师丁杭缨《圆的认识》教学片段赏析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既传统又经典的教学内容,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在这一传统教学内容里推陈出深,是每一个执教老师的思考所在。前不久,笔者在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教学研讨会,有幸现场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执教了这一课,感触颇深,现摘选精彩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尝试画圆,初步体验 师:(出示一个圆规)你们认识它吗? (生面面相觑,后有一生举手) 生:这是圆规。 师:你怎么知道的?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认识的圆规。 (生简要介绍后老师补充)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规,那你们知道圆规是干什么用的吗? 生:画圆的。 师:你能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圆吗?打开草稿本,用圆规任意画一个圆,一边画一边想,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画圆,后交流汇报)。 生 1 :画圆的时候针尖的中心点不能变。 师:就是针尖那一只脚的位置不能变是吗? 生 1 :是的。 师:变了会怎样? 生 1 :针尖的位置变了就画不成圆了。 生 2 :角度也不能变。 师:什么是角度,在哪里? 生 2 :就是圆规两只脚张开的角度不能变。 师:两只脚张开的角度不能变,实际上就是两只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师: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是什么?你能把你的画圆步骤说一说吗? 生 3:先把圆规两脚分开适当的距离,再把带有针尖的一端固定在纸上,最后把带有铅笔芯的一端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了。 师:说的非常好,很有条理。 【赏析:有效的学习不是告诉,而是亲身体验。丁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了圆规这一画圆专用工具后,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画圆。其实学生早就对手边一个新玩意跃跃欲试了,我们也屡屡发现,在你讲课的时候总有一些学生忍不住要拿起圆规看看瞧瞧,试上一把。这样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新玩意,不仅符合学生好奇好动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去尝试,画错,画不好都不要紧,让他们自己去总结操作要领,丰富活动经验,获取最深刻的学习体验。这样处理符合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片段二】再次画圆,自悟特征 师:请你再画一个圆。现在画的圆要和刚才画的圆大小不一样,用上刚才的方法。(学生操作) 师:(展示学生画的两个圆)这两个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大小不一样。 师:很奇怪,同样都是用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