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塔城地区农业局 马金刚 塔城地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近五年来,农业的发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立足资源、地缘优势,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着力点放在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使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 300元以上。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87.8亿元,较上年增长11.7%,农牧民人均收入 4007元,较上年增加 402元,农业产业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总的情况来看,我区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还较低,其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中介组织发育不良,产业化体系不健全,多数产业化组织之间处于松散衔接,与农民的利益关系不稳定。如目前大部分加工企业急功近利,热心于和农民建立一次性的买断关系,不愿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绝大数农户更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利益,农产品出售时,不管有无订购合同制约,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往往使签订合同、预付定金的加工企业蒙受经济损失,造成大量定金无法收回。而在产品销售不畅时,农户又找到加工和流通企业要求收购,使农民在产品等级、价格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蒙受经济损失。塔城地区种植制浆西红柿、甜菜、红花的农户及企业主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二、农产品加工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发展要求。我们从农业经济相关资料上经常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 90%-95%,而我国只有 20%-30%。由于发达国家加工水平高、产业链长,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很强,比如价值 1元的初级农产品,通过储存、保鲜、加工处理后,我国平均增值 0.38元,而日本能增值 2.25元,美国则能增值 3.72元。塔城地区对农副产品的加工能力很弱,尤其是深加工。仅举一例,作为我区支柱产业之一的红花产业:红花籽轧油,红花丝凉干就卖,基本上是出售原料,没有任何加工。大家都知道红花油、丝都是高级保健品的原料,如果加以提纯、精炼、深加工,其价值肯定倍增。 三、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少,农产品生产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标准低、不规范,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弱,更不能适应WTO下农产品市场开放的要求。据联合国统计,我国农产品由于科技含量不高,质量较差,品种少,另外还有不少农产品由于农药、畜药残留,出口经常受阻,每年仅此项影响的农副产品价值高大74亿元人民币。塔城辖区有国家一类口岸巴克图,又是自治区的粮仓、肉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