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 学 、 噪音、 隔音等知识要点建筑声 学 基本知识一、 声 音的基本性质人耳可听到的声 波频率范围是 20-20000Hz。将声 音的频率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段,称频带。声 学 设计和测量中常用倍频带和 1/3倍频带。倍频带的常用频率有 8个:63、 125、 250、 500、 1000、 2000、4000、 8000Hz。声 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 绕射、 干涉现象。二、 声 音的计量声 功率 W:声 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 能。声 强 I:单位时间,垂直于声 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通过的声 能。声 压 p:介质有无声 波传播时压强的改变量。两个等声 压级叠加时,总声 压级比一个声 压级增加 3dB。三、 声 音的频谱和声 源的指向性声 音的频谱表示声 音各组成频率的声 压级分布。声 音分纯音、 复音和复合音。 声 源的指向性指声 源辐射声 音强度的空间分布。频率越高、 声 源尺寸比辐射波长大得越多,声 源的指向性越强。声 源因其尺寸与波长之比可分为点、 线和面声 源。 四、 人的主观听觉特性时差效应,即哈斯效应,直达声 到达后 50ms以内到达的反射声 会加强直达声 ,直达声 到达后 50ms后到达的“强”反射声 会产生“回声 ”。听觉定位,即双耳听闻效应,人可以根据声 波到达双耳时的时间差、 强度差和相位差,判断声 源方位和远近,进行声 像定位。掩蔽效应,人耳对一个声 音的灵敏度因另一个声 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响度级:以 1000Hz纯音的声 压级作基准,则听起来和它同样响的其他频率的纯音的各自声 压级构成一条曲线叫“等响曲线”。1000Hz纯音的声 压级数值就是待测声 音的响度级。对于复合音,响度级要通过计算或用声 级计测量得到。声 级计中设有 A、 B、C计权网络,其中 A计权网络参考 40phon等响曲线,对 500Hz以下的低频声 衰减很大,以模拟人耳对低频不敏感的特性。要使人耳的主观听闻的响度增加一倍,声 压级要增加 10dB。声 音的三要素:声 强、 音调、 音色。四、 自由声 场与室内声 场与声 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 压级降低 6dB;线声 源情况下为 3dB;交通声 源为 4dB(点 6线 3交通 4)。五、混响时间及计算公式混响是指室内的 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界面迟到的 反射声形成的 “声残留”现象。当室内声场达到稳态,声源停止发声后,声压级衰减 60dB所经历的 时间就是混响时间。赛宾公式(时)2.0 ;依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