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理 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艺术 恋爱一直被视为中学的高压线。所以,在这方面很多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但随着改革开放,随着某些媒体的不负责任的宣传,传统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出,早恋现象变得愈来愈突出。尤其是当代职高学生“早恋”现象更加严重。早恋所衍生的副作用众所周知,小则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前途、幸福,大则关系到社会的安宁、祖国的未来。所以,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依然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 中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三岁至十八岁之间,生理逐步发育成熟。处于青春期的男女学生其生理上第二性的出现,打破了少年期的心理平衡,他们产生了青春期特有的困惑、恐惧、疑虑和痛苦,同时,对异性存有的神秘感、新鲜感而导致的探究心理,又驱使他们与异性频繁接触,于是许多的学生也就自觉或不自觉的涉入爱河。所以说早恋是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导致的,是一种正常现象。因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注意,提早认识“早恋”的成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杜绝早恋现象。因为,恋爱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的现象。中学生谈恋爱错在一个“早”字上。它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悖,与学生的心理年龄不合,容易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旦遇到学生“早恋”现象,教师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及时处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学实践证明: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采取“专制”手段,进行压制只会适得其反。让“早恋”现象愈演愈烈。在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上要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摸清底细,心中有数。中学生早恋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长期共同协作互生爱慕,双双坠入爱河;有的是表面看似亲密,往来密切,状似恋爱,其实只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有的是一头热,属单相思;有是则是表面往来甚少,关系一般,其实已恋爱多时,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动;还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现越轨行为,还没有人知道。这就求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多观察,掌握准确的信息,摸清学生的底细,在处理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要针对情况,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对上述所说的几种情况,应区别对待。对于第二种情况,教师应大力提倡,不能捕风捉影,破坏学生之间原有的和谐气氛。对于有越轨行为的学生,要明确指出这是不道德的行为,对人对已都有危害。并要求他们立即改正,绝不允许重犯。对于其余的情况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其进行性道德教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