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护理查房坏死性筋膜炎护理查房主要内容3▌第一部分病史介绍一般资料患者:郭铁环性别:女年龄:59岁主管医生:赵治国责任护士:徐晓宁主诉及诊断病史介绍主诉:发热2月诊断:1、肺炎2、左颈部淋巴结肿大待查:脓毒血症?淋巴瘤?3、肛周窦道患者2月前因肛周肿痛、发热至偃师市中心医院以“肛周脓肿”行手术引流治疗,手术顺利。术后患者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9°,伴畏寒、寒战,稍咳嗽,咳少量白色痰,术后切口不能愈合,无咯血、胸痛、呼吸困难。随至洛阳市中心医院、我院本部血液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和血液科、150医院住院治疗后,效果差,仍反复发作,肛周切口不能愈合。居家休息,间断口服退热药,2天前出现吞咽困难,颈部肿痛,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肺炎”于9月5日收入我院呼吸科治疗,于9月8日转血液科治疗,9月22日转入我科继续治疗。主要病情主要病情病史介绍既往史既往体健2月前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病史介绍辅助检查6/9血常规:HGB42.00g/L6/9生化B:总蛋白45.7g/L,白蛋白20.30g/L6/9PCT(降钙素原):35.24ug/L13/9生化B:总蛋白43.63g/L,白蛋白19.6g/L22/9微生物培养鉴定:肺炎克雷伯杆菌、鹑鸡肠球菌辅助检查6/9彩超提示: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1/9胸部CT提示:1、双肺多发小结节,考虑慢性或陈旧性病变;2、双肺少许渗出;3、左肺上叶舌段、下叶部分基底段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左侧胸膜增厚粘连。21/9盆腔平扫:1“”、肛周脓肿手术引流治疗后,肛管左侧脂肪层内窦道样影伴周围软组织、左侧臀大肌及盆底肌间隙广泛水肿;2、盆腔积液术后术后持续负压吸引、红外线照射负压吸引优点去除渗出液减少毒素吸收减少细菌污染缩小创面改善局部营养,加速肉芽组织生长手术经过【手术经过】手术时间:2017-09-2215:40-18:10术中诊断: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复杂肛瘘麻醉方式:全麻手术名称: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复杂肛瘘切除术引流管:留置肛管一枚、切口引流管数枚术后主要用药l抑酸护胃:奥美拉唑l抗炎:奥硝唑头孢替安l营养:脂溶性维生素l化痰:氨溴索l雾化吸入:地塞米松▌第二部分疾病知识概念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通常指发生在皮肤、皮下浅筋膜层以及浅表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本病是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其中主要是化脓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需氧菌筋膜位于肌肉的表面,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解剖概要•浅筋膜位于皮下,又称皮下筋膜•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面,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遍于全身病因•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继发于擦伤、挫伤、昆虫叮咬等皮肤轻度损伤后•肛周脓肿引流、空腔脏器手术后发病机制•多种细菌侵入皮下组织和筋膜•细菌感染沿着筋膜组织迅速广泛地潜行蔓延,引起感染组织广泛性地炎症充血、水肿,继而皮肤和皮下的小血管网发生炎性栓塞,组织营养障碍,导致皮肤缺血坏死。受累筋膜内血管有纤维性栓塞,动、静脉壁出现纤维素性坏死临床表现局部症状•片状红肿、疼痛:早期皮肤红肿,呈紫红色片状,边界不清,疼痛。感染24h内可波及整个肢体临床表现局部症状•疼痛缓解,患部麻木•血性水疱•奇臭的血性渗液:有时产生皮下气体,检查可发现捻发音临床表现全身症状•疾病早期,局部感染症状尚轻,病人即有畏寒、高热、厌食、脱水、意识障碍、低血压、贫血、黄疸等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若未及时救治,可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中毒性休克等治疗原则早期诊断,尽早清创,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和全身支持治疗。(一)保守治疗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病情重,应联合应用抗生素。(二)手术治疗大剂量抗生素治疗1~3天无明显效果时,应立即手术治疗,彻底清创,充分引流。▌第三部分护理相关知识护理诊断有感染的危险:与管道放置位置、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卧床、创面存在有关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疼痛:与创面存在及引流管牵拉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感染消耗、低蛋白血症有关护理诊断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和长期卧床有关潜在并发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皮瓣坏死、多脏器功能衰竭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