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鲵驯养繁殖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鲵(Andrias davidianus)驯养繁殖的环境条件、仿生态及工厂化养殖设施、亲鲵培育、繁殖、后备亲鲵的选择、亲鲵的驯化和幼鲵的驯食、大鲵养殖技术、疫病防治与管理、引种与运输、良种质量验收等技术。本标准界定了大鲵原种、良种、稚鲵、幼鲵、成鲵、亲鲵、后备亲鲵和驯养繁殖场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大鲵驯养繁殖过程中的亲鲵选育、繁殖、孵化、良种培育和大鲵健康养殖。2 法律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讨论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838—20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2733—2024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NY 5070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原种 指取自秦巴山区原产地的野生大鲵物种;或使用来自秦巴山区,经选育的、非近亲的亲体繁殖的,保持原种的典型性、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无规定性疾病的养殖大鲵物种。3.2 良种 指体质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性状稳定,并适用于增养殖生产的大鲵物种。3.3 稚鲵指大鲵受精卵从孵化出膜到其利用卵黄为营养的发育阶段。3.4 幼鲵指稚鲵从卵黄消逝,开始主动摄食到其外鳃消逝的发育阶段。3.5 成鲵指外鳃消逝,完成呼吸器官转变,而未达到性成熟的大鲵。3.6 亲鲵指性腺发育成熟并已开始用于繁殖的大鲵。3.7 后备亲鲵指培育年龄已达 5 年,初步留作种用到初次繁殖前的大鲵。3.8 驯养繁殖场指获得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的大鲵养殖场。4 环境条件 4.1 场址选择大鲵驯养繁殖场建设宜按以下要求选址:·周围植被茂盛,环境宁静,无污染,水源充足,饵料资源丰富,无地质灾害隐患、交通方便、生态环境良好区域。·使用同一山涧或河流水源的两场间隔距离应大于 6 公里。·仿生态大鲵驯养繁殖场应设置在海拔 700m~1100m 的山涧溪流间。4.2 土壤 未经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工矿及医院污水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 4.3 水质 水质不低于《GB 3838—20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