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如何保障中小学校不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如何保障中小学校不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进展的意见》。要求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动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等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体育,充实和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各地中小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 不管是“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生体育技能训练,还是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活动,或是统一安排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常规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体育活动,但是仅仅有常规的大路体育活动往往会让学生感到重复的枯燥,假如能够更多的体现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孩子们更喜爱,效果会更佳。 目前,有的地方推广“武术进校园”、“功夫扇”、“啦啦操”、“兴趣小组”等校园体育活动,这无疑让孩子天性得到了释放。武术成必修课也成中小学生之大幸。但离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基础项目的要求显然不够。特别的例子就是学生的生存本领不足:不敢爬树、不会游泳、不敢跳高、不会翻单双杠。这与学校为安全起见而束缚了学生基础技能的锻炼模式分不开,一些带有危险性的体育设施变成了摆设。 我们喊了多年的素养教育,可实际上,由于优质教育资源有限,搞的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体育的错误倾向。如今的学生很累,成天读书,课表上的每周三课时的体育也因体师资缺乏和体育设施设备不足而上得没有质量,何谈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很少有时间锻炼,中小学生体质堪忧。 现在城里孩子多是‘独苗’,长辈都不希望出现意外损害。孩子在学校有各种安全预案确保安全,但放学后许多家长因为工作忙无法照顾孩子,或者因为怕受伤与意外不愿让孩子出门活动,还有些孩子迷恋电子产品……种种原因,导致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知不觉地被挤占。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保障学生的运动时间,增强孩子的体质,教育部门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光靠学校是不能完全挑起这个重担的。长期以来,学校出于保障孩子安全等原因,除体育课外的整个课余时间不准学生翻筋斗,不准学生翻单杠,不准学生跳高,学生在校园活动不吵不闹最好。此外,各种体育配套设施、包括体育老师的师资配置仍旧处于紧缺状态,课外锻炼只能依靠家长和孩子自觉进行。这就需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