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必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指教学秩序、教学环节、教学评价、教学科研与教学改革四个方面的管理,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开展教学研究、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保证。一、教学常规管理的基本要求1、各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应认真学习区教研室有关各学科的《教学规程》,经常对照,做好自查,根据《规程》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工作。2、各教研组、备课组及全体教师,每学期初都应根据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 认真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落实好完成教学任务的各项措施,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切实实施计划,期末认真做好总结。3、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地抓好教学过程的六个基本环节。(1)备课:各备课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两周由备课组长组织一次活动,每堂课前都要认真写好教案(新教师一定要写详案),充分做好教学的各项准备。不上无准备课,杜绝不备课、无教案进教室上课现象,提倡各学科教师利用网络收集备课资料,拓展备课内容。(2)上课: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或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不得私自调课、停课或擅自改上自修课。 公出由教务处安排, 因请假或其它原因需调课、 停课者,须隔天提出,须经教务处批准;确实需临时调课的,必须向教务处补办手续。杜绝上课迟到或提前下课现象,教师要爱护学生,不讥讽、嘲笑和侮辱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课堂教学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难点讲清, 内容正确, 板书工整, 语言规范,表达清晰,课堂结构安排合理。教学方法、手段择宜而用,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提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组织教学。树立“以生为本”观念, 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性、自主性、民主性;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作业布置与批改:各科教师都应该按照教学需要,精选和设计作业。初中生、高中生每天课外书面作业量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强调格式,强调订正。作业必须由教师自行认真批改,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杜绝只有布置,不批改或不及时批改的现象,杜绝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提倡各学科教师进行作业面批。(4)预习和复习:教师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认真布置好学生每天的预复习工作,要提出具体要求,给予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