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讲座讲稿第一章:有关安全作业和防护常识第一节安全生产常识一、有关概念及词语解释1、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和财产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损害。2、安全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职业病或设备、设施损害或环境危害的条件。3、安全状况:不发生因人、机、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失效、人员损害或其他损失的状况。4、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5、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损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1)我国工伤事故的分类:为 20 类。P1.(2)事故产生的原因:由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所引起。6、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 105 日的失能损害。7、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 105 日的失能损害。8、隐患:未被事先识别的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源和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9、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可共分 21 类。10、危险源:指可能造成人员损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也称为危害。11、危险:是指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后果的结合。12、危险因素:客体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13、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能量、危害物质和能量、危害物质失去控制综合作用。14、能量、危害物质: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15、“三宝”、“四口”和“五临边”16、火形成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17、火灾种类:A、B、C、D 共四类。18、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为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19 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并经国家制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20: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杂职业活动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实行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相应措施。2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开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22、三不损害:不损害自己,不损害别人,不被他人损害。23、安全技术: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1)消除危险源:(2)限制:(3)故障—安全设计:(4)减少故障和失误:(5)隔离:(6)应急救援:二、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