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题目: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讨论学 院 河北大学讨论生学院 学科门类 会计讨论方法 专 业 2024 级会计 学 号 20241134 姓 名 常青超 指导老师 段洪波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讨论一、 前言在现代公司制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当今世界经济体系中,管理层股权激励问题变得日益普遍和重要。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在公司的所有者和公司的管理层之间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利益关系来完善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制造性,从而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将所有者与管理层的利益联系到一起,利用股权激励达到最大的激励效果,避开管理层短期行为,实现长期激励,达到公司实现长远目标的目的。股权激励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美国资本市场和证券市场已经进展成熟,所以股权激励制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与它在西方国家的进展过程相比,股权激励真正开始在我国实施的时间不长,相对比较滞后,进展过程曲折,虽经过不断探究尝试,但股权激励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践和进展仍然备受瞩目,争议不断。这篇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梳理了理论界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关系讨论各种观点与看法,并对这些观点与理论作了一定的总结,从而对于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二 、关于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讨论随着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的快速进展,学者们关于股权激励的实证讨论逐渐增多,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公司治理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股权激励的探究较晚,因此对于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的讨论结论存在较大差异。讨论结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李增泉(李增泉,2000)对 1998 年 799 家上市公司进行讨论, 发现由于高管持股比例偏低导致股权激励不能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并且区域因素和竞争因素会显著影响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性。魏刚(魏刚,2000)对 1998 年 791 家上市公司进行讨论,发现高管持股比例普遍较低, 以致高管持股变为一种福利制度安排,并且高管持股数量与公司经营绩效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超华(高超华,2001)对管理层持激励股权比例与公司绩效(EPS,ROE)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检验,表明管理层持激励股权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