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VIP免费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_第1页
1/27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_第2页
2/27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_第3页
3/27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2011-01-07 11:52:24| 分类: 葡萄*管理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葡萄是一种色艳昧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葡萄适应性很强,我国广大地区均可种植。我国已报道的葡萄病害有40 多种,其中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等是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1.葡萄霜霉病 分布为害 葡萄霜霉病在世界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我国沿海、长江流域及黄河流域,此病广泛漪行(图4-1)。 图4-1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情况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叶片受害,初期在叶片正面产生半透明油渍状的淡黄色小斑点,边缘不明显;随后渐渐变成淡绿色至黄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变黄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叶片背面形成白色的霜霉状物(图4-2 至图4-5)。新梢、叶柄及卷须受害产生水浸状、略凹陷的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白色霜霉状物。幼果从果梗开始发病,受害幼果呈灰色,果面布满白色霉层(图4-6)。 图4-2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初期症状 图4-3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中期症状 图4-4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后期症状 图4-5 葡萄霜霉病为害叶片末期症状 图4-6 葡萄霜霉病为害幼果症状 病原Plasmopara v iticola 称葡萄单轴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图4-7)。菌丝管状。孢子囊椭圆形,透明,着生在树枝状的孢囊梗上。孢囊梗一般4~6 枝,呈束状,无色,单轴分枝3~6 次,分枝处呈直角,分枝末有2~3 个短的小梗,圆锥状,末端钝,孢子囊即着生在小梗上。每个孢子囊产生4~85"-游动孢子,有双鞭毛,能游动。游动孢子为单细胞,呈肾形。 发生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或随病叶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后的卵孢子,降雨量达lOm m以上,土温15℃左右时即可萌发,产生芽孢囊,再由芽孢囊产生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寄主叶片上,通过气孔侵入。病菌侵入寄主后,经过一定的潜育期,即产生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在整个生长季节可以进行多次再侵染(图 4—8)。 图 4-7 葡萄霜霉病病菌 1.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分生孢子3.被害组织中卵孢子4.卵孢子萌发5.游动孢子 图 4-8 葡萄霜霉病病害循环 1.病叶中的病原茵 2.卵孢子 3.萌发形成芽孢囊 4.释放游动孢子 5.雨水 6.幼嫩组织被侵染 7.形成子实体 8.形成孢子囊 9.游动孢子 10.灰霉果 11.果实腐烂 12.病叶脱落 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 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见葡萄病害图谱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