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主要教育家心理学家及其重要理论姓名国籍主要理论及观点孔子春秋鲁国人1《论语》:“学”“思”“习”“行”2. 为人师表(榜样示范):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巩固性教学原则4. “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个别教学形式5.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问题情境6. 最早提出“因材施教”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8.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荀子战国末赵国1. 学习是“闻”“见”“知”“行”的过程2. 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环境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3. 外铄论。 4.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朱熹南宋1. “学不躐等”——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2. 在注释《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时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思结合,扬雄西汉1. “师者,人之模范也”乐正克战国时鲁国人1. 《学记》是第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比西方早300 多年。世界最早教育文献 - 正反讨论儒家思想,阐述教育的作用、任务,教学方法、制度和原则,教师地位、作用,师生关系,教学原则2.《学记》中,“君子欲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应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3. “开而弗达则思”——启发性教育原则4.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出自《学记》蔡元培中国1.辛亥革命后, 蔡元培于 1912 年对学制进行了修订, 称“壬子癸丑学制”,次年,陆续颁布了一些学校令,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壬子癸丑学制”。2.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以美育代宗教说”3. 对大学精神的解释: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4. 被毛泽东颂为“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同时代我国著名的近代教育家有杨贤江、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徐特立)陶行知中国1.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2. 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3. “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4.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贤江中国1. 是我国第一个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理论家 2. 《教育史 ABC》是中国第一部以历史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