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定义:教学心理学是一门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其中,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五种要素三个过程)五种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注: A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B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C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D 评价与反思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判断)研究意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选择)2)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初创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前这一时期的著作内容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释实际问题发展时期: 20 世纪 20 年代— 50 年代末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成熟时期: 20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末教育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完善时期: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布鲁纳总结了80 年代以来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合作性研究)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行动研究法第二章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个体心理发展概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定义:心理发展是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头尾法则上下法则中心到边缘法则) 、不平衡性、差异性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少年期(初中阶段) :半成熟、半幼稚心理断乳期危险期青年期(高中) :高中是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二节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发生认识论):感知运动阶段(客体永久性)、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初步的运算结构去自我中心守恒)、形式运算阶段2) 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人格发展阶段论):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感对孤独感、繁殖感对停滞2 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3)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