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提高预习之我见预习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发现与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合作讨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预习应根据不同的课型、内容精心设计作业,预习后的课堂也应该更加开放,更加自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课前需不需要预习,许多教师仍心存疑虑。他们认为:预习了,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学生知道了相关数学知识和结论,上课教师讲什么?⋯⋯怎样看待预习,对于预习的恰当定位十分必要。有教师认为:预习就是告诉学生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今天你们回去看书预习。这样的任务,听话的学生回去后能认真看看书,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连书都不翻,有的翻了也不知道要看什么。这样的预习没有目标,通常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教师也无法准确获得学生预习的反馈信息。因此,教师应针对不同的课型、内容精心设计预习任务。在实践中我们通常是以预习作业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开展预习的。1.复习类的预习作业。复习类的预习作业与要学习的新知有着某种联系,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习的知识,并作一定的思考和整理,以激活某些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和迁移做好铺垫。如,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做做比比:352×3 88×1.3 124×7352×0.3 8.8 ×13 12.4 ×71.24 ×7你有什么发现?写下来。计算下面各题。3.6 ×28 28×1.3 3.6×2.8最后一题跟前两题有什么不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是“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上迁移过来的,所以让学生复习和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预习作业在知识的迁移上作了铺垫。2.自学类的预习作业。仍然以五年级(上册)的《小数乘小数》一课来说,我们还可以设置这样的预习作业:初步阅读书本第 86~87页,做上相关记号并思考:1.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转化成()来计算。2.计算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怎么确定的?此类预习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学书本,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能有大致了解,并有所思考,这样的预习作业比较适用于高年级。平时,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要进行详细的指导,如预习过程中如何边读边思考,如何做相关记号(着重号、问号、理解号等),如何读进去,如何找重要内容⋯⋯通过这类预习作业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探究类的预习作业。这样的预习作业, 一般不要求学生看书, 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一两个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