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填空题二、 1、从零件图开始,到获得数控机床所需控制(介质)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程序编制的方法有{ 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三、 2、数控机床实现插补运算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四、 3、穿孔带是数控机床的一种控制介质,国际上通用标准是(ISO)和( EIA )两种,我国采用的标准是( ISO )。五、 4、自动编程根据编程信息的输入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以(自动编程语言)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和以(图形编程)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六、 5、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 (数控装置)和(伺服系统) 、(机床)等部分组成。七、 6、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控制)、点位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等几种。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半闭环控制等。八、 7、对刀点既是程序的(开始) ,也是程序的(结束)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设计)基准或工艺基准上。九、 8、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十、 9、在轮廓控制中, 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编程方便,通常需要有刀具(长度)和( 半径)补偿功能。十一、 10 、编程时的数值计算,主要是计算零件的(基点)和(节点)的坐标,或刀具中心轨迹的(基点)和(节点)的坐标。直线段和圆弧段的交点和切点是(基点),逼近直线段或圆弧小段轮廓曲线的交点和切点是(节点)。十二、 11 、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不同的(切削用量),并应编入程序单内。十三、 12、在铣削零件的内外轮廓表面时,为防止在刀具切入、切出时产生刀痕,应沿轮廓(切线 )方向切入、切出,而不应(法向)方向切入、切出。十四、 13、铣刀按切削部分材料分类,可分为(高速钢)铣刀和(硬质合金)铣刀。十五、 14、端铣刀的主要几何角度包括前角(后角)、(刃倾角)、(主偏角)和副偏角。十六、 15、工件上用于定位的表面,是确定工件(位置)的依据,称为(定向基准)。十七、 16、用压板夹紧工件时,螺栓应尽量(靠近)工件;压板的数目一般不2 少于(两)块。十八、 17、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其次是(进给量 ),而( 背吃刀量)影响最小。十九、 18、为了降低切削温度,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切削时冲注切削液。切削液的作用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