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案例黄陂区王家河街长堰小学邓学梅二 0 一二年十一月《观察物体》教学案例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38-39 页的内容。“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2012 年秋小学数学参评案例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教材并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教材在编排上要求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并不断在头脑中对形成的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再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累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课在此基础上,由以往具体的简单实物拓展到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德育渗透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出示课件,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再拿出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从不同角度观察,你会发现什么?生:从上下左右前后观察小汽车,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小汽车,看到的形状都是不同的,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二、师生互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