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李清照词风格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清新婉丽,是,是婉约派婉约派的代的代表。创作表。创作以南渡为界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闺怨离愁词风——清丽柔媚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婉哀怨南渡内容情感代表作前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如梦令》《醉花阴》《一剪梅》后思夫思乡思国浓愁哀愁《声声慢》《永遇乐》《菩萨蛮》《声声慢》写作背景:•晚年时创作•夫死寡居国破家亡无处依靠•生活艰辛内心孤苦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字了得?思考: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哪个字?愁——“词眼”愁——“词眼”以情结束直接抒情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愁思夫思乡思国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淡酒秋风秋雁黄花梧桐细雨一、析意象(间接抒情)为何说是“淡酒”?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作者内心是何等的愁苦。三杯两盏淡酒,三杯两盏淡酒,酒酒,一种浓郁情义和相思的幽愁。酒,一种溢满凄凉哀伤的落寞。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苦多。————曹操《短歌曹操《短歌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结论:酒是结论:酒是“愁”“愁”的象的象征征风怎敌他、晚来风急?怎敌他、晚来风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曹操《观沧海》沧海》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曹丕《燕歌行》结论:秋风渲染结论:秋风渲染愁情愁情雁雁过也,正伤心,却是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晏殊《浣溪沙》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楼。————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一剪梅》结论:过雁象征结论:过雁象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