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人生的感悟导语: 人生是一辆列车,每一节车厢都是一种生命片段。我们不停地上车,下车,去观赏不同的风景,去走不同的道路。阅读一篇癌症患者人生的感悟文章吧!癌症患者人生的感悟泰丰于我,就仿佛地坛之于史铁生,地坛离他很近,泰丰离我不远。从北京做完手术回来,泰丰是我唯一能够去的地方。化疗后的我,反映虽不像别人那样严重,但白细胞受到了严重损伤,打了两针长效升白针,血项离正常值尚有一段距离,医生告诫我不准外出,特别不能到人多的地方,非得出门的话一定得戴上口罩。实在憋不住了,照顾我的表姐说,戴上口罩吧,我带你出去走走,就这样,我来到了经开区新建的泰丰公园。从此,泰丰公园成了我的地坛。早上九点后来,锻炼的人陆陆续续回家了,公园变得安静下来,我戴上帽子和口罩,在表姐的陪伴下来到泰丰公园。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挤了出来,紫色的马鞭花开得正艳,斑蝶、蜜蜂相约而来,在花间飞舞蹁跹。我忘记了自己在病中,也忘记了医生的医嘱,扯下口罩,举着手机,半蹲在花前,静候蝴蝶飘然落下。褐黄色的斑蝶有些顽皮,手机刚对准它,它就翩然而去,蝴蝶的顽皮终于把我弄得浑身虚汗,坐在花前的木凳上,才觉得木凳的贴心与踏实。走过紫色花海,迎接我的是娇黄灿烂的金丝梅,小时候外婆家门外山坡上的野花移到城里,居然也开得肆意娇艳。左边新修的石拱桥弯着腰安静地横跨在河上,柳条儿多情地从桥栏上拂过,又轻轻地落在水面。站在桥上,清风迎面而来,全部的憋闷和忧虑随风而过,病痛生死在这一刻远远离开,心境涤荡得清冽干净。在这种静谧的指导下,我来到一座长满野花和苔藓的古桥,桥面修补过,但仍然难掩它的沧桑与破败,桥的一侧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统计着这座桥的历史,“康熙三十三年,由南宁知县桂天申捐资修建。”原来离我很近的地方居然尚有一座真正的古物。这座利众桥修建于康熙年间,修桥的钱不是政府拨款,而是知县捐资。我没有查证过这位知县与否是位清官,但乐意捐钱建桥的人一定会受人敬重,我从桥上走过,心里默默祭祀着这位叫桂天申的知县。人的生死有诸多个,死后让人记起的不多,但只要能为百姓做点事,哪怕只是建一座桥,千百年后的人们仍然会记得他。泰丰公园依河而建,既保持了河原有的风貌,又加入了新的元素,绿是公园的主色,紫色、黄色、白色、粉色是它的点缀,构成一幅静谧的水粉画,垂柳、梨树、桃李、樱花、海棠、芭蕉在密密的花海中默默站立,呵护着花的温柔与美丽。黄昏时分的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