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愉快教学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化学教师“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科学实践证明,愉快的情绪能够使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活跃起来,使人的大脑工作达到最佳状态。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化学学科内容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开展愉快性教学,可以使学生主动求知发展,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那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性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激趣导入 在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高一有关氯气的性质时可这样设计:课一开始,并不急于叫学生马上看课文,而是先展示一朵鲜艳的红玫瑰,笑问:“好看吗?”学生答:“漂亮极了!”接着设问“可是我现在想要白玫瑰,谁能帮我把红玫瑰变成白玫瑰呢?”学生议论纷纷,教师可指导一学生将鲜艳的红玫瑰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玫瑰立即变成白玫瑰。此时,在学生的惊讶声中即可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 又如,讲高二的原电池的知识时,引言可这样设计:“一天,满载着精选铜矿砂的‘阿那吉纳号’货轮正向日本海岸行驶。突然,货轮上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船员们惊呼:漏水了。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突然会漏水呢?是货轮跟其他船只相撞还是触及了水底的暗礁?都不是,是钢制船体因锈蚀而穿孔漏水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这究竟是何原因?原因是船上的货物:精铜矿砂。为什么精铜矿砂可使钢板出现漏洞呢?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就可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讲关于原电池的知识。”这样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溢了。 二、运用幽默的语言,创设生动风趣的课堂气氛 化学虽是一门自然科学,若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设计安排,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就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学生在听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常感觉到情绪处于亢奋状态,一节课不知不觉过去,而这一节又受益匪浅。问一下原因,回答是:这个老师很幽默。可见使学生在轻松和愉快中得到认识。这都是得益于教学中的幽默和风趣。 许多教师感到对化学概念和理论的讲解抽象枯燥。其实,只要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