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糖和食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联系我们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两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的溶解吗?(不能)事实上,大多数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都会有一个限量。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影响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做出大胆的猜想。 2 .探究活动 1 (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限量的因素有哪些?) (1 )学生猜想(其间贯穿师生活动,配以媒体展示) 影响因素 影响结果 溶质的种类 溶质不同,溶解限量不同 溶剂的多少 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 温度的高低 温度越高,溶解限量越大 ●应对学生“溶剂种类”的猜想— — 溶剂的种类对溶质的溶解限量是有影响,但今天研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因此,这一因素暂不考虑。 ●应对学生“搅拌”的猜想— — 搅拌是影响溶解的因素,但影响的是溶解限量还是溶解速率呢?请你回家后做一个糖在水中溶解的实验,相信你会搞明白的。 (2 )教师讲述:暑假时来了很多客人,根据我们一贯的口味,妈妈烧的汤越多需要放的盐也越多(“溶剂越多,溶解限量越大”的猜想是正确的);怎样才能知道另外两个猜想是否正确呢?(用实验验证)影响溶解限量的因素可能有多种,我们在设计实验验证某一因素的影响结果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注意变量的控制)。控制变量法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要探究溶质种类对溶解限量的影响,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溶质种类)必须控制其不变的因素是什么?(溶剂的质量和温度)要探究温度对溶解限量的影响,又要注意什么呢?(温度改变,溶质种类和溶剂质量保持不变)现在请同学们依据刚才的分析以及屏幕上的提示,去设计两个实验方案,设计过程中可以单独思考,可以阅读教材 4 0页的内容,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寻求帮助。 (3)学生设计探究实验1、2 的方案(探究实验1 中,提供的药品是硝酸钾和熟石灰各1g;探究实验2 中,提供给学生的硝酸钾有三小袋——1.5g 一袋,3g 的两袋;两个实验中每次用到的水都是5m L)。 (4)实验方案汇报交流(教师做简要的点评)。 (5)学生完成实验。 Ⅱ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1:1g 硝酸钾在 5m L 水中全部溶解,1g 熟石灰未能在 5m L 水中全部溶解,说明了溶解限量受溶质种类的影响(说明了室温下硝酸钾在 5m L 水中的溶解限量比熟石灰大); 实验2:3g 硝酸钾在 5m L 冷水中未能全溶,在 5m L 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