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灸法集精粹 第一章 内科疾病 1 、感冒 冶疗方法 取穴内关、列缺、风门、外关。伴身体重浊不爽,口淡腻者加阴陵泉;伴乏力者加足三里;伴周身疼痛者加大杼;伴头痛者加太阴。 注意事项 患者治疗完毕,应避内寒,多饮开水,恢复前清淡饮食,注意休息。 2 、哮喘 治疗方法 取膏肓及气海穴,在夏季三伏天时化脓灸,每年1 次,连续3 年为1 疗程。 注意事项 初次灸可不选在三伏天,随了随灸,但到夏天时定补灸1 次,算第1 次治疗。 3 、胃脘痛 治疗方法 化脓灸中脘及双侧足三里穴 注意事项 热度、时间长短以患者感觉最强为度。 4 、呃逆 治疗方法 新证、急证,可先灸内关、足三里,再灸中脘穴1 5 分钟,重证、久病或继发于其他疾病之后者,直接灸膈俞、气海穴。 注意事项 呃逆可单独发生,其证轻微,属正常生理现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可不治自愈。此外,还可以用下述方法自行治疗暂时性呃逆。以草刺鼻,嚏出呃止,捏住鼻子,一饮而尽2 5 0毫升左右温开水。采取立正——弯腰——仰头——喝水的系列动作止呃逆。 5 、不寐 治疗方法 主穴选申脉、照海(均内侧)。配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阴虚火旺者加涌泉;胃腑不和配足三里;肝火上扰者加行间。 飞翅穴 从上飞翅至下飞翅依次灸,飞翅穴位置:上飞翅在肩胛冈内端上边缘,平第2 胸椎棘突,距背正中线3 .2 寸。翅根在肩胛冈内侧边缘,平第4 、 第 5 胸椎棘突之间,距背正中线3 寸。下飞翅在肩胛冈内缘,平肩胛骨下角,第7 胸椎棘突下旁开4 寸。 注意事项 部分不寐患者为精神紧张引起的短期失眠,可不予治疗,调理心绪即可愈,但若失眠持续1周以上,就应采取治疗。失眠患者治疗期间应放松心情,减少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6 、水肿 诊断要点 阳水:①头面先肿,渐及全身,腰部发上肿甚,按之凹陷。恢复较快,皮肤光泽,小便短少,伴恶寒发热,肢体疼痛。咳嗽气粗。②偏于风寒者,形寒无汗,舌苔薄黄,脉浮数。③偏于风热者,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阴水:①足跗先肿,渐及周身,腰部发下肿甚,按之凹陷。恢复较慢,皮肤晦暗,小便短少。②偏脾虚者,伴脘痞便溏,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濡缓。③偏肾虚者,兼腰痛脚酸,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疗方法 阳水:隔姜灸大椎、肺俞、三焦俞、肾俞。灸至皮肤潮红。以不起泡为度。偏风热者,宜点刺少商出血,以助散热。 阴水:直接无瘢痕灸水分、脾俞、肾俞穴,每穴 7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