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VIP免费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1/44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2/44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3/44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1 电动化浪潮来临,热管理系统行业迎变革汽车热管理系统简介汽车热管理系统是调节汽车座舱环境(温度、湿度等)以及汽车零部件工作环境的重要部件。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从系统集成和整体角度出发, 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车内热量传递和利用的系统。 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座舱环境(空调系统)和保障车辆各部件(驱动系统:发动机或电池系统等)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通过制冷、 制热和热量内部传导综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对于目前的燃油车, 最主要的两个热管理系统分别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汽车空调系统。我国汽车热管理发展史:电动化带来热管理行业进入变革期行业导入期( 20 世纪 60~80 年代末):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汽车空调行业起步较晚,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仍是空白。 1969 年,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成功研制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开创了中国自行设计、独立制造汽车空调装置的先河。 自此,我国汽车空调行业开启导入期,这一阶段汽车空调主要依赖CKD 组装。 行业成长期 (20 世纪 90 年代~21 世纪初):80 年代末期,国内企业看到了汽车空调的发展2 前景,陆续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争上汽车空调项目。国内掀起了汽车空调热,大规模重组由此出现。1999 年,全国汽车空调年产量约70 万台,已形成门类齐全的汽车空调生产体系,基本能够满足汽车工业生产的要求,汽车空调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行业成熟期( 21 世纪初 ~2015 年):新世纪以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和产销量的提高,国内汽车空调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 年中国汽车空调产量为3100 万台,市场规模为182亿元,相比2011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4.64% 和 13.94% 。由于铜、铝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汽车空调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同时,整车厂商对汽车空调公司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一批竞争力低的企业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提高,进入成熟阶段。行业变革期( 2016 年以来):根据工信部 2016 年 9 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规划到2020 年、2025 年、2030 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达到7%、15% 、以及 40% ,预计到2020 年、2025 年、2030 年,销量有望超过 200 万辆、 500 万辆、 1500 万辆。该规划必然会推动与之相关的汽车热管理生产配套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空调系统对技术要求更高,单车价值量更大。 汽车空调行业既面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