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脂结构的弱碱性抗生素。现在主要应用的有竹桃霉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麦迪霉素等,动物专用的有泰乐菌素、替米考星等。本类抗生素抗菌活性和抗菌谱基本类似,主要对需氧的革兰氏阳性菌、阴性球菌、厌氧球菌及军团菌属、支原体、衣原体有良好作用。仅仅作用于分裂活跃的细菌,属于生长期抑菌剂,作用位点是细菌50S核糖体亚基,通过阻断转肽和mRNA位移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内服易吸收,在体内分布广泛,胆汁中浓度高,主要经过胆汁排出,粪中浓度较高。红霉素红霉素是有链球菌的培养液中获得,药用其游离碱以及盐类,常用的有乳糖酸红霉素、硫氰酸红霉素、依托红霉素等。红霉素按照无水物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920红霉素单位【理化性质】白色或者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味苦,微有引湿性。在甲醇、乙醇或者丙酮中易溶,在水中极微溶,本品干燥状态或者中性、弱碱性溶液中较为稳定,而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PH值低于4的环境下会迅速失效(降解)【药理】1、药效学抗菌谱近似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梭菌有很强的作用,对阴性菌有流感嗜血杆菌、巴氏杆菌、布鲁士杆菌有作用,对肠杆菌不敏感;此外对某些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也有良好作用。2、药动学红霉素内服,很可能在胃酸中破坏。猪按照1kg体重50mg量服用红霉素,1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73%的猪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维持大于1ug/mL的浓度。红霉素能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肝脏和胆汁中浓度最高,脑脊液中最少;红霉素绝大部分在肝脏中被灭活,主要通过胆汁排泄,部分在肠道中重新吸收,少量以原形经尿排出【用途】1、主要作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以及其他敏感菌的各种感染,如肺炎、子宫炎、乳腺炎、败血症等2、对支原体病或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鼻炎也有用3、也可做成软膏或者眼膏用于治疗皮肤或者眼部感染4、红霉素可以作为青霉素的代替品【药物相互作用】1、红霉素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同时使用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本品联用的时候,会干扰前者的杀菌作用,需要快速杀菌的时候不宜与本品联用【注意】本品极易被酸破坏,内服易吸收,但是很容易被胃酸破坏【最高残留限量】残留指标物:红霉素所有食品动物:肌肉、脂肪、肝、肾200ug/kg泰乐菌素泰乐菌素由链球菌的培养液中获得,按照干燥品计算,其1mg的效价不得少于830泰乐菌素。【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者浅黄色粉末,在甲醇中易溶,在水中微溶,其盐类易溶于水,室温下,PH值在5.5—7.5之间可以保存3个月,药效不减。【药理】药效学抗菌活性及机理与红霉素相似,主要是针对阳性菌和部分阴性菌,本品对支原体特别有效,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抗支原体最强的药品。药动学1、本品同红霉素一样内服吸收后在体内广泛分布,注射给药部位的药物浓度是内服的2-3倍,但不渗透入脑脊液2、泰乐菌素进入乳汁的浓度为血清浓度的20%3、内服:酒石酸泰乐菌素主要在肠道内吸收,给药1h达到血药浓度峰值,磷酸泰乐菌素则较少吸收;注射产品易吸收4、药物在体内存在肝肠循环,故其血药浓度常高于1h,泰乐菌素主要以原形从尿和胆汁中排出【用途】主要用于防治猪、禽的支原体病,对敏感菌并发的支原体病尤为有效【注意】1、本品与重金属离子,极易形成络合物而减效2、细菌对本品耐药之后,对本品常不敏感3、本品较为安全,皮下注射有时候会发生局部短暂的颜面肿胀,猪也偶尔见直肠水肿和皮肤红斑等情况4、泌乳期禁用,马类注射本品易致死【用法用量】以泰乐菌素计。肌内注射:一次量,每1kg体重,猪5-13mg,一日2次,连用7日【最高残留量】残留指标:泰乐菌素A组分猪、牛、鸡:肌肉、脂肪、肝、肾200ug/kg休药期:猪21天酒石酸泰乐菌素本品为泰乐菌素的酒石酸盐。按照干燥品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800泰乐菌素单位。【理化性质】白色或者淡黄色粉末,在氯仿中易溶,在水中溶解,在乙醚中不溶【药理】同泰勒菌素【用途】同泰乐菌素【药物相互作用】对红霉素治疗无效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本品效果也差【用法用量】以酒石酸泰乐菌素计。皮下或者肌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