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概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吴沛霞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第一节耳鼻咽喉科病人护理评估既往病史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可引起鼻出血耳鼻咽喉疾病,如扁桃体炎可并发风湿热、肾炎等各器官间及其相邻组织病变,如上颌牙齿根尖炎症可引起上颌窦炎职业与环境:如有毒粉尘及毒气环境下工作生活习惯家族史与过敏史发病诱因护理病史身心状况评估社会心理评估疾病知识、心理状态、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症状和体征(耳部)症状耳廓形状异常、耳痛、耳聋、耳鸣、眩晕体征:鼓膜充血、鼓膜穿孔、鼓膜积液(鼻部)症状:鼻塞、鼻溢、鼻出血、喷嚏、嗅觉障碍体征:黏膜充血、肿胀,鼻甲充血、肿大(咽部)症状:咽痛、咽部感觉异常、吞咽困难、打鼾体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腭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肿大(喉部)症状声音嘶哑、喉痛、体征: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器械1.鼓气耳镜2.膝状镊3.枪状镊4.耳镜5.电耳镜6.后鼻镜7.喷壶8.间接喉镜9.音叉10.角形压舌板11.耵聍钩12.前鼻镜13.卷棉子检查室的设置与设备图耳鼻咽喉科诊疗综合工作台及其基本结构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设备检查时,光源置于额镜同侧,略高于受检者耳部,相距约15cm。调整镜面使之贴近左眼或右眼,并使投射于额镜上的光线反射后聚集于受检部位,保持瞳孔、额镜中央孔和受检部位处于同一条直线。两眼同时睁开进行检查。额镜的使用图对光图额镜中央有一小孔的凹面反射聚光镜,焦距25cm,借额带固定于头部额前,镜面可灵活转动。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器械检查体位图耳鼻咽喉常规检查患者体位图小儿受检时体位受检者体位:与检查者相对而坐,上身稍前倾。受检者体位:与检查者相对而坐,上身稍前倾。耳鼻咽喉科常用检查体位耳鼻咽喉科检查检查者与病人的位置检查者与被检者的位置小儿检查体位耳鼻咽喉科检查耳部检查耳廓及耳周检查外耳道及鼓膜检查徒手双手检查法、徒手单手检查法、窥耳器检查法、电耳镜检查法、鼓气耳镜检查法咽鼓管功能检查听功能检查法前庭功能检查法一、耳部的一般检查法1.耳廓及耳周的检查法耳廓的形态、皮肤、有无局限性隆起、瘘管及赘生物、检查乳突区、淋巴结等。2.外耳道及鼓膜检查法①单手检耳法②双手检耳法单手检耳法③鼓气耳镜和电耳镜检查法3.咽鼓管功能检查法①吞咽法②吹张法----捏鼻鼓气法一、耳部的一般检查法②吹张法----波氏球吹张法②吹张法----咽鼓管吹张导管法4、声导抗仪检查法检查咽鼓管平衡正负压力的功能一、耳部的一般检查法耳鼻咽喉科检查鼻部检查外鼻鼻腔:前鼻镜检查法后鼻镜(间接鼻咽镜)检查法鼻窦:鼻内镜检查法鼻功能检查耳鼻咽喉科检查咽部检查观察面容与表情口咽检查鼻咽部检查喉咽部检查耳鼻咽喉科检查喉部检查喉外部检查:视诊、触诊间接喉镜检查检查喉咽及喉腔目前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直接喉镜纤维喉镜显微喉镜纤维或电子鼻咽镜检查二、鼻咽部耳鼻咽喉科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感知受损:与嗅觉、听力功能异常有关语言沟通障碍:与听力下降不能理解他人有关喉切除术后发音功能受损有关有窒息的危险:与喉部、气管异物有关与痰液积聚呼吸道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分泌物粘稠有关与患者排痰能力下降有关第三节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耳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术前:耳部准备(1)耳内有脓者:根据医嘱予3%双氧水溶液清洗外耳道,并滴入抗生素滴耳液,每日3~4次(2)备皮:剃除患侧耳廓周围头发,一般为距5~6cm行侧颅底或前颅底手术,备皮范围更大,行耳前瘘管切除术,备皮范围适当减小。术后:体位:平卧健侧卧位半卧位人工镫骨手术需头部制动48~72小时拆线:术后6~7天,2周内抽出耳内纱条,拆线后外耳道放置干酒精棉球,污水勿入耳鼻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术前:鼻部准备剪去患侧鼻毛术后:半卧位温凉半流质或流质吐出口中分泌物,勿用力咳嗽打喷嚏术后一般24小时或48小时抽出鼻内填塞物第三节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咽喉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术前咽部手术术前口腔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