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VIP免费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_第1页
1/6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_第2页
2/6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_第3页
3/6
第六章 智力与创造力 考点纲要 一、考试内容 智力的二因素论;群因素论;三维智力结构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智商的含义及其在全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超常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界定;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瑞文推理测验的特点;智力测验的局限性;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元认知及其结构;创造力的内涵;发散思维的特性;创造力的特征;培养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创造力开发的法则。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常用的智力测验量表:(2)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3)超常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界定;(4)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并应用公式计算智商;(5)创造力的内涵;(6)发散思维的特性;(7)创造力的特征;(8)创造力开发的法则。 2.理解:(1)智力的二因素论;(2)智力的群因素论;(3)三维智力结构理论;(4)多元智力理论;(5)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6)智商的含义及其在全部人口中的分布情况;(7)智力测验的局限性。 3.应用:(1)根据对智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的理解对学校教学教育提出建议;(2)结合实际分析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 知识点讲解 一、智力及其理论 1.智力的含义 智力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存在颇多争议的概念,不同学者们对其各有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讲,智力是包含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2.智力的理论 (1)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于 l904年提出。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个体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每个人的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不同,即使具有同样一种特殊因素,在程度上也有差异。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相互联系,一般因素是智力的关键和基础。 (2)群因素论 群因素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于1938年提出。他认为智力由七个因素构成,这七种因素称为七种基本心理能力,这些心理能力的不同搭配,构成每个人独特的智力结构。这七种基本心理能力是:语词理解、语词流畅、计算、空间知觉、记忆、知觉速度、推理。 (3)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 l977年提出。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来考虑。操作意义分为五种:认知、记忆、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和评价;内容又可分为五种:视觉、听觉、符号、语义、行为;产物有六种: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换、蕴含。 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六章智力与创造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