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讲授 课题 精神的三间小屋 课 型 新授 教案 序号 64—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 标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 标 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解决办法 让学生们在饱含浓郁文采的字句中体会到:情感、事业、精神应融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这些都需要老师悉心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教学中最终明白课文的主题意思。 教学手段运用 多媒体 学法 指导 教师教法 引导、举例 学生学法 体会、讨论、联想、积累 3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5 分 新 授 内 容 一、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被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女,国家一级作家。1952 年出生于新疆伊宁,祖籍山东。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 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 队 当 兵 11 年。毕淑敏17岁 便 来到海 拔5000 米 的西藏阿里当 兵 ,历 任 卫 生员 、助 理 军 医 、军 医 。在苍 茫 的高原上 ,她 亲 眼 看到一些年轻 人为了祖国的安 全 富 强 永远 长眠 在冰 层 中的悲 壮 。那些惊 心 动魄 、可歌 可泣 的“ 死 亡 ” 使 她 对 生命有着 特 别的关 注 。1980 年转 业 回 北京。1991 年毕业 于北京师范大 学研 究 生院中文 系 ,硕 士 。从 事 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