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武宣县民族初级中学 李新谊 一、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都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2)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 度 。 (三)教学重点 、难 点 的分析: (1)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 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 二、教学设想 由 于本节课内容比 较 抽 象 ,让 学生直 接 动手 操作有一定 的难 度 ,因 此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指导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与指导使学生明确规范操作的方法。 三、教法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于实验课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兴趣。我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去操作、观察和思考,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2.教法运用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显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能力的理念 。结合本校 学生生源 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 点,我试 着 把本节课设 计 成 自学+讲授 +探 究 课,给 学生创设 情境 ,将 学生的亲 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 个学习过程以 此 为出 发 点,及 时将 学习过程中遇 到 的困 难 在课堂中解 决 。适 当 引导学生进 行 自学和部 分探 究 ,让学生掌 握 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 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