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学 一、图像位置 图画可做为环境的反射,如精神上受创儿童,因过度焦虑而无法自我控制的,将图面所表现的物体零乱的散落在整张纸上。这些精神上受创儿童,发展出强迫性的防御心态,他们无法节制内心的痛苦,和将所描绘的线条和物体精确的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 图形摆放在纸中间是正常和暗非示作画者有适度的安全感(Ogdon,1977)。Hammer (1980)进一步表示,这种图面表示,作画个体为”自我管理”和”自我为中心”的人。 图像摆放在中线上方,则有不确实际的目标。 习惯将图像固定的画在图纸某一边,提示我们关于作画者个人的态度。画在纸的右边者,暗示者理性程度、自我控制,和以环境为导向的行为及受事实原理强烈地规范者。此外这种摆放方式的人,则被怀疑于他们将思考专注于未来,而非现在。物体画在左边者,则可能暗示着,冲动的个性,自我迷恋、思考专注于过去。 二、图形大小 图面上影像的大小,也有其重大的意义( Buck,1981; Di Leo,1973: Hammer 1980; Ogdon,1977 )。影像尺寸和摆放位置一样,皆是较少受意识控制的。 尺寸大小的最大意义在以诠释画者对自我的认知。五岁以上的小孩子,在8.5 ×11 英吋的图画纸上,若所画的单一人物图形超过 9 英吋(22 公分左右高),则可能蕴含着幼稚、夸张及补偿性防御和一种觉得无力和无效的情感伪装,这方面行为的人,可能较具侵略性和恐吓性。 相反的,假如图像呈现的是小于 2 英吋(5 公分左右)则可推论,作画者可有强烈的不适当、低劣、低自尊没有自我感。这些个体,不论是小孩或成人,则无法防御、抵抗,一但他们的自我意识被打破、进入时,则显得焦虑和沮丧。 三、细节 图面的细部描绘,在做图面分析时,也是另一种的检视,它反应了个体知觉和对外在世界的兴 趣 (Jolles,1971)。 Hammer(1980)相信 不完 全 的细节描绘,暗 示 着内 在空 虚 ,低活 力、沮丧和内 向 型 的个性。 Ogdon (1977),在他的检示 这些文 献 资 料 中 ,发 现到 过度 的细节描绘,呈现着一种不正 常 的强烈架 构 环 境 之 需 要 。 正 常 小孩子对图面主 题 ,会 有一定 的细节表 现,但不会 加 上不需 要 的细节或删 掉 重要 的部分。 四、擦拭 对于绘画分析中,对图面的擦拭也应例入评判之考虑。 1.正常和适量的修改擦拭,反应弹性和具有批判自已作品的能力。 2.当擦拭的动作使得作画的品质受破坏时,那可能喻示者作画者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