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112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脑血管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掌握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熟悉脑血管介入治疗的优缺点2•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是临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等。定义定义3脑血管介入检查脑血管介入检查•脑血管介入性治疗是指在X线下,经血管途径借助导引器械(针、导管、导丝)递送特殊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病变部位,治疗各种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海绵窦瘘及其他脑血管病。•包括脑血管造影、动脉狭窄球囊扩张、置入支架、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等4认识材料认识材料•导管鞘:•导丝:5优点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直观可视6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血管内栓塞治疗•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溶栓治疗7适应症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8禁忌症4、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病人显示双侧颈动脉闭塞或双侧椎动脉闭塞、严重血管迂曲、狭窄部位伴有软血栓、严重神经功能障碍、3周内有严重的卒中发作或合并严重全身器质性疾病1、造影剂过敏2、凝血障碍或对肝素有不良反应3、病人临床状况极差9术前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指导1、说明情况2、介绍已完成造影病例,解除顾虑3、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给予患者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10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一般护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保证脑组织的充分供氧。2)抬高床头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降低脑血管内压力。3)保持情绪稳定:有高血压者应用药物降低血压。4)鼓励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药物通便,以免大便时用力过大而致畸形血管破裂。5)控制液体入量:每天在1000-2000ml。11术前护理术前护理•病情观察:常规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及肢体活动变化,动脉瘤或血管畸形病人最好安置在重症监护病房,由专业护士进行监护,直至行介入术或术后病情稳定为止。避免引起血压波动、疼痛、抽搐、情绪激动等一切引起出血或再出血的因素。如病人突然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局灶性定位体征,应考虑畸形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2术前护理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协助病人完成各项辅助检查,重点查看肝肾功能、凝血六项,以指导术中对比剂、肝素和化疗药物的用量;常规完成术前皮肤准备、碘过敏试验、术前用药等;对精神过度紧张影响睡眠者,术前晚给予安定5mg口服,以保证充足的睡眠;估计手术时间较长者,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前6小时禁饮食;急症病人应以最快速度完成术前准备,为病人的及早治疗争取时间。1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体位:全麻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局麻病人应适当抬高床头,以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血管压力,保证安全。•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脑缺氧。•饮食与休息:术后6小时无呕吐者,可进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宜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保持大便头通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环境安静,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对于术前有癫痫史或病变在癫痫区附近者,术后给予抗癫痫治疗。1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语言及肢体活动等变化。随时注意有无脑水肿、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注意穿刺点出血情况、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温度、颜色等变化。术后加强凝血功能检测。术后继续抗凝治疗者,术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置入支架的患者,应加服氯吡格雷75mg/d,服用时间4~6个月。应注意有无其他部位的出血情况,如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或瘀斑等。•眼部的护理:颈动脉海绵窦瘘病人因球结膜充血、水肿,使眼睑不能闭合,要保护好角膜,防止发生角膜溃疡,用红霉素眼膏涂于角膜表面,再以湿纱布覆盖。15短期强化饮水的护理短期强化饮水的护理术后1、2、3小时内每小时饮水400-500ml,按患者自身感受,少量多饮,已不引起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