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项目方案概要目录、项目背景 1、中国风能源概况中国属于地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分别受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的控制,北方地区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影响,南方地区主要受低纬度的东北信风带影响。陆地最南端纬度约为北纬 18 度,最北端纬度约为北纬 53 度,南北陆地跨 35 个纬度,东西跨 60 个经度以上。独特的宏观地理位置和微观地形地貌决定了中国风能资源分布的特点。在宏观地理位置上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之间热力差异非常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别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相互影响,季风现象明显。北方具体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南方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中国对风能资源的观测研究工作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气象局先后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末进行了两次全国风能资源的调查,利用全国 900 多个气象台站的实测资料给出了全国离地面 10m 高度层上的风能资源量。据资料介绍,当时我国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 32.26 亿 kW,陆地实际可开发量为 2.53 亿 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 7.5 亿 kW。根据中国气象局于 2004〜2006 年组织完成的最新的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调查,利用全国 2000 多个气象台站近 30 年的观测资料,对原有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和重新计算,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可开发风能总储量约有 43.5 亿 kW,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 6〜10 亿 kW,近海风能储量有 1〜2 亿 kW,共计约 7〜12 亿 kWo下图为:中国有效风能密度分布图,深颜色显示了风能丰富地区的分布。(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风能丰富带该地区包括东北 3 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近 200 千米宽的地带,是风能丰富带。该地区可设风电场的区域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适于大规模开发利用。(2) 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该地区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带之一,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 200W/m2 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地区,年可利用小时数约在 7000 至 8000 小时。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