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环艺设计类的专业必修课;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活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完善和提高城市社区环境质量的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融合了其他多门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主要涉及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学、植物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以及美学等许多学科的理论知识。 随着新兴学科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开展景观设计的能力, 特别是使学生认识到人体工程学、生态环境学等相关学科在景观设计中的广泛运用,使景观设计更加合理,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人类发展的需要。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加强学生对景观设计课程各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详细讲解景观设计中的发展特点、涉及学科、 设计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手绘和电脑绘图等各项要求。 把视觉形式美的原理引入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二)、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运用各种所学知识来学习、回答本门课程的各种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把创作与设计引入教学之中,提倡个性化的表现手法。三、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前向相关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后向相关课程: 《小区景观设计》 、《广场设计原理》横向相关课程: 《AUTO CAD 》、《园林景观设计》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计划90 学时, 9 个教学周,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并完成。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讲课( 40)实践( 50)技能训练小计第一章总论4 1 1 6 第二章自然景观资源构成5 2 2 9 第三章人文景观资源构成5 4 4 13 第四章人体工程学与景观心理学8 6 6 20 第五章景观设计的分类8 5 5 18 第六章景观设计要素6 4 4 14 第七章景观设计的准则4 3 3 10 五、实践环节的要求本课程为理论、实践兼有课,实践形式为实训、手绘及实地实训等形式,具体为:图片欣赏、公园景区实地考察、手工绘图、分组讨论等实践环节形式。六、作业(习题)要求第一章:1、结合实际与所学内容,谈谈在景观设计中如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具有时代美感的作品?2、试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相对关系与特点。第二章:1、针对各种自然景观类型手绘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