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8 页《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习题【说明】:本课程《智能交通系统》 (编号为 14020)共有简答题 , 名词解释题 ,填空题 1, 填空题 2, 填空题 3 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 名词解释题] 等试题类型未进入。一、填空题 1 1. ITS 系统除人、车、路三个要素外,必须又促使其一体化的 __信息中心 _。2.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__路网交通流 ____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3. _ 路段流出函数 __是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中的关键和特殊之处。4. 在静态交通流分配中, 路段阻抗特性函数 __通过交通量和走行时间或费用的关系来反映。5. _ 行程时间 _____是交通流诱导的重要信息,实现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的重要基础。6. 交通流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_交通控制系统_____实现的。7. 事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_使受到干扰的交通流恢复正常 __,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事件管理的各项活动,减少事件的影响。8. 图像平滑属低通滤波图像处理, 其目的是 __保留图像空间频率的低频部分,减少图像的高频部分 ____二、简答题9.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9.答:(1)控制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车辆的增加,或者改变车型,使车辆数量减少;(2)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3)实施智能交通系统。10. 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研究最为先进,其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答:(1)公路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2)事故监测与警告;(3)使用视频、雷达监测器进行车辆间距控制; (4)车辆最大速度控制;(5)自动停车控制。11. 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逻辑框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答:(1)功能域,基本上和服务域等同;(2)系统功能, 基本上和服务等同, 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组合; (3)过程,基本上与子服务相同; (4)子过程,基本的逻辑单元。第 2 页 共 18 页12. 与理想用户最优相比,准用户最优的主要特点是?答:(1)路径选择的结果既可以是绝对最优的,也可以是次最优,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优化计算工作;(2)除了要在用户的起始节点进行路径选择外,还要以其途中经过的节点为新的起点进行路径优化;(3)脱离传统的以 OD 量为基础的路径选择模式,将由检测器获得的无起终点特征的路段信息作为路径优化的依据。13. 作为协同学研究对象的系统,当外界的控制参量不断改变时,通常具有哪些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