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编辑版编辑版pptppt梅毒母婴传播干预梅毒母婴传播干预编辑版编辑版pptppt22•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生水平的重量指标之一。•我国政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灭先天梅毒的承诺。编辑版编辑版pptppt33我国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我国梅毒的报告发病率•1991年全国报告梅毒1892例,报告发病率为0.16/10万,2005年全国报告12.64万例,报告发病率为10.90/10万;•15年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增长了67倍,年均增长35.19%;•先天梅毒的报告病例数也呈急剧上升趋势;•在过去的15年,从1991年的0.01/10万活产,以每年71.9%的惊人速率上升至2005年的19.68/10万活产。编辑版编辑版pptppt44•梅毒螺旋体抵抗力很弱煮沸、肥皂、来苏水、酒精、高锰酸钾液等易杀死,阳光照和干燥都能使它死亡。在人体外生存一般不超过1~2小时。•梅毒无先天免疫可治愈,后天免疫也很弱,故不能防止第二次感染。编辑版编辑版pptppt55传染源:人传播途径:性生活、母婴、接触易感人群:性活跃的人群编辑版编辑版pptppt66•性交接触传染,占95%。•梅毒螺旋体在妊娠各期均可传给胎儿,可通过胎盘、产道传染胎儿。•少数通过接吻、哺乳、输血、接触污染的衣物、毛巾和医疗器械等。传染途径编辑版编辑版pptppt77梅毒梅毒临床分期临床分期•早期梅毒(一期、二期)•晚期梅毒(三期)•潜伏梅毒•先天梅毒(早、晚、潜伏梅毒)编辑版编辑版pptppt88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硬下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螺旋体侵入人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大小阴唇、宫颈、少数唇、咽出现直径1~2㎝、界清、肉红色糜烂,2~6周自愈硬下疳–实验室检查•硬下疳皮损: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TRUST阳性,TPPA/TPHA/TP-ELISA阳性编辑版编辑版pptppt99一期梅毒一期梅毒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010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病期2年内,多形性皮损。在感染后7~10周,出现全身各系统损害,包括皮肤、黏膜。可低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全身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斑疹、丘疹、脓包、蛎壳狀疹等,铜红色,少量磷屑附着。常对称分布,密集不融合。不痛不痒,这种梅毒疹如发生掌跖部具有诊断意义。梅毒疹可自然消退,又可复发。虫蚀样脱发,骨膜炎等。也可出现其它损害(关节、眼、内脏等)。–实验室检查•皮损如扁平湿疣、湿丘疹等:TP暗视野检查阳性;或•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111二期梅毒二期梅毒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212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三期梅毒的诊断标准–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组织器官深度损伤病期2年以上,可发生在起始感染后的3~20年。不仅侵及皮肤黏膜,并可累及全身各内脏器官或组织,破坏性大,但梅毒螺旋体少。临床表现包括树胶肿,结节性梅毒疹,骨梅毒,内脏梅毒,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实验室检查•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或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异常,VDRL或FTA-ABS阳性;或三期梅毒组织病理变化。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313三期梅毒三期梅毒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414三期梅毒三期梅毒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515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隐性梅毒的诊断标准–病史:性接触史/性伴感染史–临床表现:无任何梅毒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RPR/TRUST阳性;和•TPPA/TPHA/TP-ELISA阳性;和•脑脊液检查(WBC、蛋白量)无异常•体内仍存在梅毒螺旋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发生症状。•病期小于2年者称早期潜伏梅毒,大于2年者称晚期潜伏梅毒编辑版编辑版pptppt1616•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临床表现:–2岁以内发病的早期胎传梅毒,(多在出生后3周至3个月出现临床症状。发育营养差,低热、贫血、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萎缩似早老儿。皮疹为铜红色侵润性斑块,掌跖有大疱或脱屑,口腔有黏膜斑。)–2岁以后发病的晚期胎传梅毒。多发生在7-8岁儿童或青春期。下列三个特征性表现:1.实质性角膜炎:双侧角膜深在性浸润,影响视力。2.神经性耳聋。3.何金森氏齿。皮肤黏膜损伤: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与后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