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维修工复习题 一、理论知识: 1、轨道的作用是直接承担列车载重,把机车和矿车的荷载通过车轮、钢轨、轨枕、道床传播,分散到地面或井下巷道底板上,引导列车沿铁道平稳、高速地运行。 2、铁道的设计、铺设、和维修质量,是安全行车的最基本的保证。 3、煤矿现行的铁道系窄轨铁道,其轨距有 900、762、600m m 三类。根据矿井运输情况,窄轨铁道可分为主要和一般运输铁道。 主要运输铁道是指井下主要斜井绞车道、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和运输石门的铁道。 一般运输铁道是指采区集中上下山材料道、料石场、车库、机修厂等处的铁道(不包括采煤工作面顺槽和掘进工作面的铁道)。 4、轨道由两大部分组成,即轨道下部建筑和轨道上部建筑。 轨道下部建筑包括:路基及附属设备(排水和防护加固设备) 轨道上部建筑包括:道床、轨枕、钢轨、道岔、连接零部件、安全设备等。 5、轨道的轨距、水平、轨面前后高低、方向和钢轨内倾是高低线路平顺的基本条件,是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主要技术指标。 6、轨距是指轨道线路上两股钢轨头部内侧与轨道中心线垂直的距离。 7、因钢轨头部两侧呈圆弧形,同时车轮轮缘也有一定的曲线形式,轨距应在轨顶下 13m m 处测量。 8、为了使列车在轨道上顺利运行,使车轮沿两钢轨滚动时不被卡住,减少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故在轮缘与钢轨之间应有一定的空隙,称为游间。游间过大,列车不稳,摇晃厉害,并且在车辆进入曲线时,容易造成轮缘撞击钢轨;游间过小,则增加轮缘与钢轨间的摩耗。 9、轨距允许误差 直线段或曲线段加宽后的轨距按标准允许增加 5m m 或减少 2m m 。 10、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平稳,使两股钢轨均匀的承担荷重,在直线铁道上,左右两股钢轨顶面应位于同一水平,水平误差不得超过 5m m 。 11、在机车车辆最大轴距范围内,两股钢轨顶面的水平向相反变化,水平差超过5m m 者称为三角坑。 12、机车车辆与铁道的关系: (1)垂直力:车轮与钢轨的接触点在动力作用下,产生很大的垂直力,它的大小由轮子的静压力,车体的动载与轨道的相互作用力来决定。 (2)横向水平力:由列车的蛇形运动以及列车通过曲线时的离心力产生的。 (3)纵向水平推力:列车的起动、制动或铁道的高低及三角坑都会产生对铁道的纵向水平推力。 13、铁道平面:铁道平面的组成形式:一般由直线和圆曲线组成;圆曲线的构成:机车车辆在曲线上运动时产生离心力,速度愈高,半径愈小则离心力越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