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是一种在鱼、虾、蟹等人工育苗阶段被大量用作活饵料的小型浮游动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虾、蟹育苗业及养殖业的发展,轮虫作为优质活饵料用量越来越大。因此,培养轮虫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不少养殖户或育苗场家也把目光投到轮虫培养上来,但在轮虫培养过程中常遇到不仅养殖成本高且培养产量不够稳定的问题。现介绍一些养殖经验。 一、前期准备工作 1 .池塘条件 培养池应建在靠近育苗场、交通便利、水源(淡水或海水)方便、避风向阳之处。最好是选择地势高一点的地方,以便施工和排水。土池面积以2 0 0 0 平方米~3 0 0 0 平方米为宜,池深8 0 厘米~1 2 0 厘米,池形长方形,土质应为泥质或泥沙质,池底和池壁不渗漏。土池数量一般3 个~5 个或更多,便于同时分池,分批进水培养,交替收获。 2 .清池进水 新开挖池可直接进水;若为旧池应将积水排出,并对剩余积水施用药物,杀死其中鱼类和甲壳动物。可用清池药物有:(1 )漂白粉 使用前需检测含氯量,含氯量3 0 %的漂白粉用量为2 5 克/平方米~3 0 克/平方米,一般药效3 天~5天消失。(2 )“鱼藤精”用量2 克/立方米。清塘后即可进过滤后的海水,滤网用1 6 0 目~2 0 0 目筛绢,防止敌害生物混入。初期进水4 0 厘米~6 0 厘米,调节盐度为1 0 ~2 0 ,并随之施肥,使水富营养化。 3 .肥水 常用肥类分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量根据池水情况而定,应少量、勤施。化肥用量一般过磷酸钙为3 克/立方米、尿素为1 5 克/立方米~2 0 克/立方米、人尿用量为2 0 0 克/立方米。鸡、鸭粪类因其肥效大且持久性强,用量为2 0 0克/立方米,使用前应先发酵。可在池边挖一小坑,把粪便倒人其中,经发酵后可于每天中午前后,泼入池中。 施肥后,在一般光温条件下,通常3 天~5 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浅褐色。为尽快肥水,也可从科研单位或其他场购买经过培养的复合藻液泼入池中,用量为3 升/立方米~5 升/立方米。随着水色加深可适时添加水量。 二、接种轮虫 当自然水温达到1 0 ℃左右,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土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铁链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即可。接种轮虫也可从附近温室大棚中购买活轮虫,但要求带卵率要高。接种时选择晴天下午水温最高时进行。接种密度:一般活轮虫1 0 个/升或根据情况高密度接种。 三、培养管理 1 .施肥 培养前期由于基肥一次性施量较大,而且水温较低一般不用补肥或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