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创建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速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打造秀美、 和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最美乡村”,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人居与环境体系,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农村先进管理模式, 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加强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建立环境卫生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努力建设一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 社会和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好基础。二、总体目标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鲁山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环境” 、“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乡村,把全县打造成为“宜居、宜游”村居、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农村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垃圾、 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 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亮化,提升村庄整体形象。以村旁、宅旁、路旁、为重点,开展绿化、美化,有条件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和沿河景观带。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三、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农业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特色产业相衔接,有序推进,要做到开发与保护结合,凸现可持续发展。2、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整合社会力量,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家园。3、坚持生态优先。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切实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展示农村农业生态特色,围绕农村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特色农业。4、坚持整合力量。建设美丽乡村与幸福村居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农民住房改造、生态村庄建设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带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四、工作重点(一)推进“生态环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