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渭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 工 作 总 结 通渭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全县辖6 镇 12 乡,332 个行政村,5 个社区居委会,244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6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4 万人。海拔1410~ 2521m,年平均气温7.2℃,年无霜期120~ 170d,年降水量300-400mm,全年蒸发量高达1700mm,是降水量的4 倍多。农作物播种面积187.92 万亩,其中荞麦播种面积在12 万亩以上。近几年,荞麦在我县各乡镇都有种植,但以西北部种植为主,种植区域内大气和土壤环境污染轻,生产投入的化肥、农药少,因而生产的小杂粮属无污染绿色食品。因此,发展荞麦生产可充分发挥作物的多样性来保持旱区粮食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我县粮食安全,同时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产业开发,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任务目标 依据项目实施的条件,计划在我县的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 乡(镇),涉及105 个村3150 农户,每年示范推广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8 万亩。2009 年平均亩产达到150 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0%; 2010 年平均亩产达到180 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5%; 2011 年平均亩产达到200 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8%。通过示范推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通过项目的实施,组装配套各种成熟、系统、行之有效的荞麦标准化 2 生产技术集成,使全县荞麦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开发名、优、特品牌,逐步实行订单农业,以生产促龙头企业,实施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成情况 (一)任务面积 经统计,在我县的华岭、马营、北城、陇阳、鸡川、碧玉、襄南等7 乡(镇), 105 个村3.2 万农户中,2009 年完成荞麦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面积8.23 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56.8 公斤,良种应用率达92%。在项目实施中,组装配套了各种成熟、系统、行之有效的荞麦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使全县荞麦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开发出以通渭苦荞茶为主的名优品牌,逐步实行订单农业,以生产促龙头企业,实施产、供、销、加工一体化经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技术落实情况 1、引进了优良品种。引进推广了平荞2 号、甘荞2 号等优质品种,同时大力开发了药用型、富硒型等食疗保健新品种。 2、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一是抓标准化技术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