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焊割工艺气体汇流排的安全使用气体汇流排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安全、清洁地使用工业气体,将多只钢瓶气体集中在一起,通过阀门、卡具及导管等输入至汇流排主管道,经减压、稳压,通过管道输送至到使用场所的专用设备。在机械制造企业,焊割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结构的制造和维修工作中,其主要是利用氧气和乙炔、液化石油气、丙烷等易燃气体形成的切割着火焰进行作业,为了使氧气和乙炔、液化气、丙烷等工业气体安全方便、高效快捷地使用,现代化的机加工车间多采用汇流排岗位集中供气。很多企业对气体汇流排的危险特性不了解,仅将汇流排系统做为普通的气瓶使用和管理,如气体汇流排直接布置在焊割作业现场;氧气汇流排与乙炔、液化气、丙烷等易燃气体汇流排布置在一起, 或同室布置; 氧气瓶与乙炔、 液化气、丙烷等气瓶混放一起,可燃气瓶与氧气瓶间距、气瓶与明火间距不足;汇流排系统缺少必须的消防、安全防护措施和警示标识,存在较大的火灾、爆炸隐患,不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本文仅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焊割工艺中使用的氧气和乙炔、液化气、丙烷等易燃气体汇流排的安全使用提出对策措施和要求。一、气体汇流排间的设置环境应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汇流排间与其它建筑物、明火的防火间距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2006)及其它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汇流排间指以布置输送氧气、乙炔、液化气、丙烷等气体给用户的汇流排或气体集装瓶或集装车为主的,其中也可存放适当数量的气瓶的建筑物。1、氧气汇流排间(1)输氧量不超过 60 m3/h 氧气汇流排间,可设在不低于三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内靠外墙处,并应采用高度为2.5 m、耐火极限不低于 h 的墙和丙级防火门,与厂房的其它部分隔开。(2)输氧量超过 60 m3/h 氧气汇流排间,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当与其它厂房毗连建造时,其毗连的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 的无门、窗、洞的墙,与该厂房隔开。2、乙炔汇流排间总输气量不超过 10m3 /h 的气态乙炔汇流排间,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其它生产厂房毗连设置,但毗连的墙应为无门、窗、孔洞的防火墙;输气量超过10m3 /h 的气态乙炔汇流排间,应设置在独立建筑物内。3、液化气、丙烷汇流排间当配置气瓶的总容积≤ 1m3(液态液化石油气密度约为520-600kg/ 立方米),且采用自然汽化方式供气,可将其设置在与建筑物外墙相毗邻的单层专用房间内,气瓶室与其它房间相邻的墙应是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