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公司发展战略分析1990 年-1995 年 迅速崛起和许多国内其他民营企业成长起来最为不同的是,当1990 年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之时,便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在许多人眼中,“李宁”不仅仅是一个商标名称,他是承载了一代人强国之梦的“体操王子”:获得过106 枚金牌,曾被评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 25 位运动员之一,和乔丹、贝利并列。 “体操王子”李宁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李宁公司前期迅速的发展,让李宁公司在体育用品市场一展手脚。 也是这个名字, 给李宁公司的品牌烙上太深的印记,以至于后期李宁公司确定品牌战略去削弱这种影响时,不得不付出相当多的努力。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还没有完全推行市场经济制度,那时的中国市场, 还是需大于供的市场。 体育用品市场, 尚无一个很有知名度的品牌占据市场, 市场上产品质量不稳定。 刚开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追求一种更好生活。李宁公司正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进入市场,并迅速成长起来的。 对于李宁公司的发展,今天我们经常提到的“战略”、“营销”、“品牌”等这些在企业发展中所必须涉及到字眼, 那时跟本就无从提起, 更没有人能理解这些字眼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一时期, 中国市场的宽广的机会, 决定了大部分企业在发展中奉行“机会战略”。那时,李宁公司与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一样,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了初步发展资金, 一切都在按照传统的经商思维在进行着公司的经营。公司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主动战略, 根据李宁本人的品牌和影响, 李宁公司当时只是觉得进入空白的体育用品市场, 会有非常好的机会。 事实的确如此, 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公司发展战略、愿景和清晰的定位,李宁公司在体育用品市场发展得非常不错。机会战略还让李宁公司难以抵挡住发展中的诱惑,原来只生产运动服装的李宁公司,难以避免地走入多元化, 李宁公司曾经生产李宁品牌西服,甚至生产李宁系列皮具, 进入到非体育用品市场领域。这种毫无主动战略的品牌意识,没有发展愿景和方向感,让李宁公司后来尝到了苦果。1996 年-2002 年 战略措施在 1995 年李宁公司进行了一次组织结构调整,组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并且在同年举办的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李宁”占成交总额一半以上。这一战术上的举动,使得李宁公司奠定了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地位。但是很为遗憾的是, 李宁公司并没有在这个时候通过战术上的成功,聚焦自己的资源,导入并且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