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糊糊是一种生活林曦, 1983 年生于重庆, 12 岁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小学毕业后便四处游学,师从李祥霆门下学古琴,15 岁完成大学自考,并在家庭和老师的指引下研读佛教经典, 18 岁读完北大宗教学的课程,并考取中央美院国画研究生。现为职业画家,曾出版有个人书画集、小说、个人音乐专辑。2011 年成立暄桐教室。新浪微博@林糊糊采访、撰文 / 赵晓梅摄影 / 曹有涛摄像、剪辑 / 郑无边更多林曦专访请关注第65 期《心探索》杂志 ( 建议在 wifi下观看 ) 将琴棋书画在掌间自在玩赏, 同时精通茶艺, 钻研中医, 自嘲要将自己全面培养成“国宝”的林曦, 身上难得地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和学究气。她将自己读诵的《金刚经》 CD当礼物结缘,也会买《荒漠甘泉》送给朋友;她喜欢盘扣的长衫,也穿名牌,高跟鞋,是右耳打着三个耳洞的时尚妈妈;她强调慢生活是慢在心态上,手要快,做事要高效;做饭的时候,她喜欢听着慢悠悠的昆曲,K歌的时候也会高唱一曲披头士的《Hey Jude》。上课时,会当着学生的面吃甜点,下了课,无厘头,扮鬼脸,却是个要求严苛,被称为天然凶的老师;曾向小林老师拜师学字的中医徐文兵对林曦的评语是,开口像老子,闭口像孩子。林曦有两个微博,一是“林曦的水墨空间”,另一个是“林糊糊”。时间证明,对“林糊糊”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前者。如果说林曦是从小得法, 勤学苦读, 终有成果的水墨画家, 林糊糊则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这种态度和生活之所以为很多人向往,是它所传递出来的那种平衡的有呼吸的美感,传统,又不古板,讲规矩,又不被清规戒律束缚, 不失自由与乐趣。 正如林糊糊所言, 生命是最宝贵的,生活太应该爱了,所以要投入地玩,真诚地玩。爱哲学爱艺术“既然人生苦短, 为什么不放更多心思去做更美好的事情?蔡元培先生当时‘以美育代宗教’的说法现在看来依然非常高明。在俯视空间和时间的这种广大里2 边,其实是有非常多生命精微的细节在不断变化与呈现的。与其说一万个‘人生苦短,生命无常’,不如看到一朵美丽的花儿,你去画它,一笔一笔地描绘它的细节,然后第二天,第三天,你看着它枯萎了,这种真切的感受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心探索:有朋友说,惯于在身心灵圈子游泳的人通常活在颈部以上,理论很发达,但跟生活没法儿接轨,不落地。林曦:这样的人我也接触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我记得2013 年暄桐教室开学的时候,我有过一个讲座叫《爱哲学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