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一、总 则1.1 编制目的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根据“生产进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干净、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加快我省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我省的实际,特制定本《导则》,用于指导村庄建设规划编制。1.2 村庄建设规划指导思想落实科学进展观,统筹城乡、工农关系,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进展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进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进展,农民增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放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实惠。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进展农村社会事业,提倡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1.3 村庄建设规划基本原则1.3.1 新建村庄,为易建村,多结合防灾移民、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开发移民、拆小并大和进展生产的需要进行。要科学规划,明确建设思路和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标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禁超标占地,引导散居民农户和村落向集镇或中心村集中。1.3.2 旧村整治要充分利用存量土地挖潜,合理整合现状资源,立足原有基础进行改造;抓好千村示范试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分层次,多模式,稳步推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农民意愿和建设家园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会;突出建设重点,区分轻重缓急,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三清”(清垃圾、淤泥、路障)、“五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电信),加快村庄建设与整治进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条件。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村庄建设规划制定2.1 基本任务依据乡镇域村镇体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城镇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编制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建设(含新建、改建、撤并、保护)数量、职能和规模,环境整治内容。界定村庄建设范围,落实镇(乡)域村镇体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确定规划目标和建设标准,明确近期建设重点。2.2 村庄建设用地与环境2.2.1 村庄建设用地宜选择自然环境良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适宜建设的荒山、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