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社会学概论网上做题完全答案 (1/32)、第二次断乳是指青少年( ) (2 分) ▪ A、心理上的矛盾 ▪ B、心理上与父母对立 ▪ C、心理上脱离各方面的监护 ▪ D、心理上的紧张 (2/32)、从一岁半到六七岁的阶段。该阶段,作为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人来说,是开动和运转思维机器进行实际运算操作的准备阶段,是( )。 (2 分) ▪ A、感知运动阶段 ▪ B、形式运算阶段或命题运算阶段 ▪ C、前运算阶段 ▪ D、具体运算阶段 (3/32)、人的需要的满足方式和满足的可能具有( )。 (2 分) ▪ A、阶级性 ▪ B、自然约束性 ▪ C、客观现实性 ▪ D、社会制约性 (4/32)、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 (2 分) ▪ A、严复 ▪ B、陈千秋 ▪ C、康有为 ▪ D、梁启操 (5/32)、以下哪种关系属于次级社会关系。( ) (2 分) ▪ A、工作单位中的同事关系 ▪ B、血缘关系 ▪ C、家庭关系 ▪ D、地缘关系 (6/32)、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指明( )是产生社会交往的根本原因。 (2 分) ▪ A、社会发展 ▪ B、人的需要 ▪ C、个人发展 ▪ D、组织生存 (7/32)、马斯洛于 1943 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 )。 (2分) ▪ A、需要层次论 ▪ B、宏观需求理论 ▪ C、激励理论 ▪ D、社会需求理论 (8/32)、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产生于( )年代。 (2 分) ▪ A、19 世纪 30 年代 ▪ B、19 世纪 60 年代 ▪ C、19 世纪 40 年代 ▪ D、19 世纪 50 年代 (9/32)、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2 分) ▪ A、语言 ▪ B、直立行走 ▪ C、思维 ▪ D、劳动 (10/32)、在人的个性的形成过程中,生理、心理因素都以( )为中介发挥作用。 (2 分) ▪ A、主观因素 ▪ B、社会因素 ▪ C、客观条件 ▪ D、自然环境 (11/32)、“不同的社会成员或社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 ) (2 分) ▪ A、冲突 ▪ B、顺应 ▪ C、竞争 ▪ D、合作 (12/32)、( )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的哲学基础上的,个人和社会是辩证的统一。 (2 分)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B、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 ▪ C、库利的“镜中自我”理论 ▪ D、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13/32)、对于某些遭受身心损伤不能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一些人们而进行的特殊措施的社会化过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