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我市自古商贸活跃,民营经济繁荣,个私经济在全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誉为“江西的温州”,创造了“无中生有、有中生特”的奇特经济现象。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市最活跃的经济成份,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显得十分突出,其作用有目共睹。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是保持全市社会稳定的基础,是提供税收、增加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安排城乡劳动力、扩大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但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融资难的困扰。据调研了解,全市19000 多户民营企业中达71%以上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难题,40%左右无抵押或质押资产,尤以家具、服装、食品等行业显得尤为突出,资金满足率不到50%,贷款满足率不足40%。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快捷、便利的融资需求,是助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之关键。二、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1、企业可持续性差,抗风险能力弱。全市60%的企业往往是家族式管理,缺乏科学管理手段,规模小、产品档次相对较低、资产负债率高,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差,自我抵御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波动性较大,倒闭的比例较高,存在很大的经营风险,使许多商业银行对其偿债能力存在较大顾虑而“不放贷”。2、资金供需信息渠道不畅通。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最大问题,主要是资金供需双方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包括银行和企业间的不对称、政府和企业间的不对称,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制的不健全,没有很好的交流平台。3、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全市中小企业太多管理规范,个体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财务信息不够透明,资信度不高,许多新建、新办企业无法提供正规的财务报表,银行很难及时获得其真实的、系统的、全面的相关报表材料,审查难度大、误区多,难以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出准确分析、评估和授信,不敢冒然放贷。4、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或第三方保证。大部分中小企业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且缺乏银行信用基础。大多数企业向银行贷款是第一次,由于规模小,50%的企业都是租地、租场所,可供有效抵押的资产不够或手续不全或提供抵押物变现能力差,也更难落实第三方,极易被银行拒之门外。5、门槛高,抵押资产评估费用较高。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许多制度、规定和操作上的障碍,许多硬性指标,很多企业难以到达。国有商业银行规定,贷款企业必须提供三年且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否则,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