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6例临床总结】VIP免费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6例临床总结】_第1页
1/5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6例临床总结】_第2页
2/5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6例临床总结】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86 例临床总结】【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 86 例临床总结】 [摘要] 目的 讨论按摩对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效果及其临床优势。方法 对 86 例年龄在 6 个月~7 周岁经中医辨证符合外感发热的高热患儿,根据病情酌情选取相应穴位及手法按摩,在泻热除热的同时兼顾它症,并控制适度发汗。观察和比较不同发热程度(39.1~40.0℃者为Ⅰ组,超过 40.0℃者为Ⅱ组)的患儿以及不同年龄组(共分三组)患儿的退热情况,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为 83.7%。Ⅰ、Ⅱ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摩降温疗法对小儿外感高热的退热效果好,体温越高者效果越明显,尤其适合 5 岁 27 例。热程在一周以内,予药物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仍持续高热,用各种退热药均难以奏效,或难喂药、拒服药者。初次按摩前 3h 内未用退热药及中医清热药,仅予头部冰敷。首次按摩前体温 (腋下)39.1~40.0℃的 47 例(Ⅰ 组),超过40.0℃的 39 例(Ⅱ 组),86 例均无高热惊厥史,无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情况。主要症见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红肿痛苦、口干、大便干或腹泻等;舌苔薄白或薄黄,指纹紫红或鲜红浮显,脉浮数或浮紧。中医辨证分型均为外感发热,其中属外感风寒 32 例、外感风热54 例。 1.2 方法 1.2.1 进行手法按摩 (简称施术)前准备及施术后注意事项[2]① 施术者双手剪短指甲,并保持洁净温暖。②施术环境要求:温度适宜、光线充足、空气保持新奇,且避风。③可准备一些介质如滑石粉、清水、酒精、葱汁、姜水等根据病情酌情选用,风热者可用薄荷水或清水,风寒者可用葱汁或姜水。④与患儿联络感情,态度慈爱和气,尽量使患儿能接受术者的拥抱,小于 2 岁的将其面对面抱起,让其头靠施术者的一侧肩膀;大于 3 岁的采腹卧位或坐位低头。⑤施术前30~40min 内未进食,术毕 30min 后方可进食。⑥术毕马上穿衣服或盖被,卧床休息、继续避风,并嘱多饮温水。 1.2.2 治疗方法治则为清热解表,发散外邪。①取穴及手法基本方:开天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推坎宫、推揉太阳穴、揉耳后高骨、沿督脉路线(可先涂 75%酒精)自上而下行揪法、揉总筋、清天河水、分推阴阳、提拿肩井。风寒者加拿风池、推三关、掐揉二扇门,最后按揉肩井。风热者揉大椎、推脊、退六腑、拿合谷。随症增加相应穴位:有咳嗽、鼻塞、气喘者加揉迎香和风门,配合推肺经、揉肺俞、夹痰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穴位按摩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6例临床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