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_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与管理的体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_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与管理的体会 【摘要】 目的 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法律规范化管理,确保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方法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回收等各环节的管理。结果 通过对各环节的法律规范和监督,形成了采购、验收、专人专管、用前核对、用后毁形、统一回收的科学管理工作程序。结论 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能有效的预防医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关键词】 一次性医疗用品; 临床使用; 医院内感染 随着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一次性医疗用品由于其灭菌效果好,有效期长,便于储存,使用简单方便无需清洗消毒,既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可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进医院后不再做如何消毒处理及使用后产生大量医源性垃圾等问题,使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成为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新的重要问题。现就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管理机制总结如下。 � 1 问题 � 1.1 存放保管不法律规范 各临床科室未完全将一次性医疗用品和非一次性医疗用品分开专柜存放或一次性物品未按品名分类放置。一次性物品积存太多,未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放置,造成过期浪费。 � 1.2 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2.1 重复使用现象较为严重 在医疗护理操作中,有的科室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节约开支,对一些贵重的一次性物品及加药用的注射器,严重存在反复使用的现象,而无检测其安全的有效手段[1]。 � 1.2.2 在操作过程中,对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名称、规格、有效期、包装是否完整检查较细,但对包装内的质量检查较少,对产品质量意识不够。 � 1.2.3 人为污染 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少数医务人员为了节约时间一次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剪开数个同名的小包装(输液器),放置时间过长被污染等。都将给患者带来医源性感染。 � 1.3 使用后存在的问题 � 1.3.1 一次性医疗用品在使用后统一处理、消毒、毁形不法律规范,个别工作人员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未经处理随意丢弃,有的毁形时未按规定毁形特别是针头的毁形,对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没有放置在含氯消毒液中进行初使消毒。 � 1.3 .2 并非每个科室在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出现异常情况或可疑时有反馈记录,常为口头报告医院感染科、护理部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