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临床路径管理革新医生诊疗模式_临床路径临床路径管理革新医生诊疗模式_临床路径 编者按 以往我国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同一种疾病不同的医师会实行不同的治疗方案。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恰恰与之相反,医师会采纳同一种诊疗模式根治某种疾病,西方医卫界人士给予了这种诊疗模式一个美名“临床路径管理”。如今,这一早已为发达国家人们所认识的模式将在我国广泛推广。 20XX 年,卫生部将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正式列入行政日程,并于 20XX 年12 月 8 日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确定用 2 年时间,在全国 50 家医院试点,建立 112 种疾病临床治疗法律规范的目标。 遗憾的是,首批入选的 50 家医院中并没有社区医院的“身影”。很多社区医师很是疑惑,临床路径管理是不是与社区医疗机构无关?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所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总体上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法律规范,加之当前我国基层医生的业务素养较低、水平参差不齐,将临床路径管理引入社区,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和经费管理工具格外重要。因此,社区医疗机构会陆续试点,实践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工作。那么,临床路径管理下的社区医疗机构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以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临床路径管理为例,讲述临床路径管理下医生的诊疗模式。 模式介绍 ・・ 据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雪萍介绍,来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另一类是单纯高血压患者。以往医生会凭借个人知识和实践经验诊疗,而“北京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临床管理路径”(见图)则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变成群体的共识,大家都按同一个方式、步骤法律规范化治疗疾病。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长期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路径管理 对于高血压患者,在临床路径管理下,我们首先要根据患者的分类进入不同的诊疗路径。例如,长期就诊的高血压患者,我们首先要推断该患者是首次就诊还是随访复查,假如是首次就诊,会为患者建立或完善健康档案,并将转诊单入档,然后根据健康档案的体检及化验结果,对患者进行血压分级和危险因素分组(高血压患者绝对危险分层,见表 1),分层后对比“高血压患者社区照顾路径”(见图绿色部分)中给出的诊疗方式,进行治疗;假如是随访复查的患者,我们首先也会根据他的血压值进行危险分层,并依据该路径中给出的诊疗方案,确定患者定期随访的时间,然后根据每次随访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结合该路径给出的患者情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