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 2 课《演唱,跳绳》教学设计(1) 《跳绳》教学设计上课学校授课年级一年课型歌唱执教课时目标 1.学唱歌曲,让学生懂得从小要多运动,强身健体。 2.通过参加、欣赏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育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掌握歌曲节奏,能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串铃、双响筒、跳绳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创设感受音乐 1.师生问好。 2.随音乐律动。(跟着音乐挥手、踏步、拍头、拍肩、拍肚子、拍腿)师生问好学生随音乐律动,初步感受音乐。 学生听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感受音乐。 技能渗透体验音乐 1.老师拿出一样小乐器,让学生看一看是什么?(串铃)。 2.听音乐,老师用串铃伴奏。学生听。 3.找同学试一试,大家一起做。(串铃)再合音乐。(没有乐器的同学用手做)4.老师再换小乐器,用双响筒,让学生注意双响筒的节奏是在哪里敲击的?5.找同学试一试,大家一起做。(双响筒)再合音乐。(没有乐器的同学用手做)6.将同学分成两组,一组用串铃,一组用双响筒。 7.同学们看黑板,老师唱歌曲旋律,学生和老师伸出手指感受歌曲旋律,填上空缺的音 1 和 5。 8.在铝板琴上找到 1 和 5 这两个音,随音乐敲击铝板琴。 9.请同学看黑板,连接每个音,提问:这些音连接起来像什么?(像绳子、跳绳)1.学生认识串铃,听一听串铃的声音。 2.学生听音乐,找出音乐的哪个地方加入了串铃。 3.学生一起随音乐做。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学生听音乐,找出音乐的哪个地方加入了双响筒。 5.学生一起随音乐做 6.学生们相互配合。 7.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与音高。熟悉 1 和 5 这两个音。 8.在铝板琴上找到这两个音,并敲击。合音乐。 9.看看歌曲的旋律,思考问题。 此环节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注音乐。听明白以后,让学生随着音乐一起做,一起感受音乐,熟悉节奏。 串铃的节奏熟悉后,加入双响筒,让学生更能专注音乐,理解音乐。 学生都比较喜爱小乐器,让学生用双响筒,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分成两组合乐,可以培育他们的合作能力,增加他们的自信。 老师唱出旋律,学生和老师一起配合找出音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两个音的印象,为敲击铝板琴做准备。 将所有的音高连在一起,提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