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语言学和文化视角浅析中式英语的特征与成因从语言学和文化视角浅析中式英语的特征与成因 摘 要:英语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门语言,但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为跨国沟通搭建了桥梁,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下,英语在每个国家都有了“本土化”的改变,中国也产生了“中式英语”。然而这实质上是中国人错误使用的一种畸形英语,因此将“中式英语”转变为正确的“中国英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语言学和文化角度对中式英语的特征和成因进行浅析。 关键词:语言学;文化视角;中式英语;特征与成因 一、中式英语的概念 中式英语只是形式上是英语,语法和结构都是汉语。一般情况下中式英语就是将中国语言直接的用英语翻译出来,例如“很久不见”转化成中式英语就是“long time no see”。它是汉语和英语的结合体。学习者直接将中文机械的翻译成英语,但是并不被英语的母语者所接受。总的来说,中式英语就是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事实上是一种很不法律规范的错误英语,但是近年来“chinglish”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话题,甚至有不少中式英语被列入牛津词典。 二、语言学和文化角度下中式英语的特点 (一)具有明显的汉语特征 受中国本土母语汉语的影响,中式英语也带有一定的漢语性,影响了正常英语的发音,使之与标准发音有所不同。有的则更加的直截了当,例如“no zuo no die”。严格意义上,这不能称作为英语,但是它具备了英语的基本形式,却又包含着汉语拼音的成分,是非常典型的中式英语。 (二)句子结构和汉语一致 中国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影响的特点,在句子结构上,汉语是左分支,英语属于右分支,同时中国人喜爱将时间状语、原因状语都放在地点状语前面。比如“I met you in the school yesterday”。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式英语就会表达为“yesterday,I met you in the school”。此外,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喜爱要求押韵的特点也在中式英语上有所验证。例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正确的英语表达应该是“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 day”,但是中式英语会采纳更加直接的方式表达成“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这也是近年来中式英语中的一个代表句式。 (三)词汇层面 语言变体最突出的部分就是词汇层面,大多数中式英语的讨论也基本体现在词汇上。英国曾经发表过一个数据库,表明 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