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电气控制与 PLC》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电气控制与 PLC》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在人才培育模式中需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育。而《电气控制与 PLC》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非常紧密,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制造能力,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理论依据、具体实施和心得体会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运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电气控制与 PLC;实践教学 《电气控制与 PLC 》是电气专业、机电专业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高职教育的培育目标要求《电气控制与 PLC》教学更加突出有用性,突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生产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转化为能力,毕业后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电气控制与 PLC》教学在许多方面仍存在问题,如在教学体系上,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实验的倾向。在教学方法上,大多仍是满堂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培育,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制造和开拓能力的培育,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究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老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制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究的精神。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