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优质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优质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 周为伟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型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根据受累细胞的类型主要划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急性白血病时会使用到大量的化疗药物,在此种情况下,会使得粒细胞的数量逐步减少,此阶段称为粒细胞缺乏期,患者时常会伴随有感染的情况,可选择优质而科学的护理方式,可让患者能够安全的度过此阶段,可大大提高此类疾病的治愈率与存活率。对此,在本文中,选取我院于 20XX 年 5 月-20XX 年 5 月接收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68 例,对其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回顾性结果展示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 20XX 年 5 月-20XX 年 5 月接收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8 例,把以上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 34 例。参照组 34 例,男性 14 例,女性 20 例,年龄为 13~37 岁,平均年龄为(22.6±3.9)岁。干预 组 34 例 , 男 性 16 例 , 女 性 18 例 , 年 龄 为 14 ~ 36 岁 , 平 均 年 龄 为(21.9±3.6)岁。以上全部患者都满足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从两组患者的性 别 、 年 龄 等 基 础 资 料 的 信 息 来 看 , 数 据 差 异 很 小 , 无 统 计 学 意 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案,涉及的内容有健康知识宣教、基础疾病护理等[1]。而干预组则是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具体实施路径为: 1.2.1 增强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理念 护理前,医院应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和优质护理方面的知识点,做到定期培训,还要开展座谈会或专家讲座等活动[2]。同时,学习结束后,应对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专业化考核,便于督促护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实力,不断增强优质护理理念,从而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护理人员应及时组织患者与家屬参加到急性白血病的专业讲座之中,让患者与家属可以意识到优质护理的重要性,从而更为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2.2 安全防护 白血病患者的体质比较虚弱且耐力差,此时,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避开出现晕倒现象。患者要变化体位时,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提问转变,确保动作要做到缓慢而轻柔,防止发生突然站立的现象。另外,要在患者病床的一旁假装上护栏,选用的家具要避开是锐利、带棱角的,切记不可在床边摆放...